• 科技时代的聪明教养指南:10项承诺,让3C与家庭生活共存共荣

每个家庭都需要的「科技智慧教养法」

把科技放对位置,迈向美好的家庭生活!


为人父母,在看见孩子们茶饭不思地沉迷於电玩或社群媒体时,常会感到担忧。然而,当大人们自己忙著滑手机、流连於网路世界时,孩子们也同样感到困惑。数位世界充斥著目不暇给的讯息、影片和新闻,科技的便利和「无所不在」的特质,更让大人小孩都难以脱身。如何不让手机、电脑、平板等科技产物,成了家人之间的高墙,而是扮演连结彼此的桥梁呢?


面对这项家庭问题,作者柯罗奇身为神学家及两个孩子的父亲,在《科技时代的聪明教养指南》中,结合亲身经验与巴纳组织第一手的深度调查,为我们提供了「科技智慧教养法」。好让我们在这充斥萤幕的世界,实现那项最重要的目标:全家一起成为有智慧与勇气的人。


他从「推力」(让好的决定变得简单可行)和「纪律」(培养在科技诱惑面前的自律)的概念出发,为「有智慧地与科技共处」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并将其转化为全家共同遵守的「十大承诺」,让我们练习面对彼此、敞开心扉。这些大大小小的决定,都是为了让全家培养智慧和勇气。


你将发现,本书不仅是关乎如何管理科技产品和社群媒体,更要让我们看到: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学习像真正的家人般,一同经历真实生命的分量与喜悦,在家庭中追求比科技更美好的事物:尽心、尽性、尽意、尽力敬拜造我们的主,并在成长、病痛与困难中,亲身陪伴在彼此身边。


想在科技时代中,把握住生命最重要的事吗?让我们一同踏上这趟旅程,为自己和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爱与信仰的家庭环境!


「我很少知道有谁像柯罗奇一样,能以清新且可靠的洞察力预测未来文化。对教会而言,他的话语是一份美好的礼物,我们对它的需要也更胜以往。身为新手父母,对於如何在现今这个科技世界中养育孩子,总会有许多疑问,而本书的资源来得正是时候。」

—傑弗森.贝斯齐(Jefferson Bethke)

《纽约时报》畅销书《耶稣比宗教大》(Jesus > Religion)与《耶稣跟你想的不一样》(It’s Not What You Think)作者


「家庭需要这本书,教会需要这本书,我也需要这本书。在这个数位时代,门徒训练所面对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与科技建立关係。现在所养成的习惯,可能会对未见的将来产生重要的影响。柯罗奇正是以他的才华、智慧、谦卑与权威引导著我们。」

—罗素.摩尔(Russell Moore)

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伦理与宗教自由委员会主席、《前进》(Onward: Engaging Culture without Losing the Gospel,暂译)

 

 

作者介绍:柯罗奇(Andy Crouch)


曾在康乃尔大学研究古典文学,在波士顿大学神学院以最优等的成绩取得神学硕士学位。喜欢学生工作,在哈佛大学担任校园基督徒团契的校牧十年之久。


大部分时间,他是和文字共舞的编辑人。曾为了志在创造文化的基督徒新兴世代,於一九九八至二〇〇叁年间,担任《再:生》季刊(re: generation quarterly)的主编;现任《今日基督教杂誌》执行编辑。另著有《扮演上帝:赎回权力的礼物》(暂译,Playing God: Redeeming the Gift of Power)、《刚强与软弱:拥抱爱、冒险、真正昌盛的生命》(暂译,Strong and Weak: Embracing a Life of Love, Risk and True Flourishing)。他的文章也发表於《华尔街日报》,以及数期的《最佳基督徒写作》和《最佳属灵写作》。除了文字,他还涉足影像,身为「这是我们的城市」(This Is Our City)的执行製作人,从事製作纪录片、报导以及文章写作,主题则是「致力於所处城市的繁荣发展」的基督徒。


他重视世界观,却知道改变文化是透过实际行动。不仅在富勒神学院,开拓基督徒的文化视野,又服事於意克达集团(Equitas Group)慈善组织董事会,协助终结海地与东南亚的童工剥削。同时也是国际公义宣教组织(IJM)机构的资深董事,以及坦伯顿基金会(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顾问群的成员。

 

目录

推荐序一:重燃交心温度的起手式/莊舒华/011

推荐序二:科技与AI,我的「虚实整合」家庭/林日璇/013


前言/艾美.柯罗奇/015

自序:适得其所/019

引言:救命啊!/029

科技智慧家庭的十大承诺/043


第一部 科技智慧家庭的三个关键决定

1 品格优先/049

2 打造空间/073

3 安排时间/085


第二部 日常生活

4 起床与睡觉/113

5 学习与工作/125

6 与无聊有关的好消息/141

7 深度之旅/157

8 赤身露体而不羞耻/167


部 那些最重要的事

9 为何唱歌如此重要/185

10 无论病痛或健康/199


致谢/209

延伸阅读/211

附註/213

关於本书研究/219

关於巴纳组织/221

 

内容连载

推荐序二:科技与AI,我的「虚实整合」家庭


先生:「妳在车上不要一直玩遊戏!」

我:「为什麽?这就是location-based(要到处跑才有怪可以打)的遊戏,不现在玩什麽时候玩?我还是有谈话啊!」

先生:「车上就是我们叁人的世界,要好好交流,不是自己一人玩遊戏!」


科技打开连结全世界的通道,上网随时都可以交流讨论,真的好热闹。但在家庭中,它就不只是为个人服务了。我自己研究科技,也经常兴奋地迎接各种可以让生活更加便利的科技,心中总是想著:「太棒了,又来了一项便利的功能,终於等到今天!」正向的论述给了科技正向的角色,譬如:透过看电影、玩遊戏,人可以快速获得内在需求的满足,并取得内心自我的恢复。这些论述都没有问题,也获得非常多实證支持,但这些研究都是在独自一人的情境下所得的结果,并没有考量到家庭。


同样地,生成式AI 的崛起也让大家见识到:原来AI可以被训练成像人一样,能理解语言文字,进而与人类对话。因此,目前也有许多艺术家在实验,与AI建模的数位虚拟人交往。透过生成式AI,人与许多机器程式有了互动与关係。像是透过ChatGPT聊天,或美国的AI男朋友程式Replika,人类进入与科技「建立关係」的时代,这些又会如何影响家庭的建立?


如果科技是为满足「个人」需求而打造,那又有什麽科技是为家庭所打造的呢?聚焦在讨好或自我恢复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家庭中,更需要的是成员间的和谐与交流?面临「个人」和「与人共处」,科技的次序就必须调动了。

本书提到了在家庭中,以神为中心的空间、时间等方面,重要的十项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以品格为优先,而不是让科技带我们走向眼花撩乱的内容与论述。十项原则,使我从神获得了建立家庭的智慧,更多反思与科技的关係是否阻碍了家人彼此交流,我们的生命也得以丰盛。神的亮光一照,告诉我们,先是家庭,再来是自我,然後一起经历科技。


科技时代的聪明教养指南:10项承诺,让3C与家庭生活共存共荣/The tech-wise family : everyday steps for putting technology in its proper place


作者: 柯罗奇 (Andy Crouch)

译者: 秦蕴璞

出版社:校园书房出版社 (台湾)

尺寸:14.5cm X 21cm

页数:224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书号:978-6267385585-2

重量:0.6kg

Write a review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
    Bad           Good

科技时代的聪明教养指南:10项承诺,让3C与家庭生活共存共荣

  • RM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