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alan Rosmerah 2/11, Taman Johor Jay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Fax: +607-351-2468 Tel: +607-358-2468 E-mail: peoplebookhouse@gmail.com, vwx9898@126.com
共执行 81 个查询,用时 0.083797 秒,在线 103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1.461 MB
Powered by ECShop v2.7.3
* 凡订此书者,请成交订购单,本店将查询是否有存货,后在联络您,确认后在付款。
作者简介:
莫妮卡.麦戈德里克Monica McGoldrick
美国著名的家族治疗师,是座落於纽泽西的多元文化家庭研究中心(Multicultural Family Institute)的共同创办人及主任,同时是罗伯特.伍迪.约翰逊医学院(Robert wood Johnson Medical School)附属学院的主任。
她是发展与运用家系图的先驱领导者,在家庭治疗的领域极为重要。她的著作包括:《家庭评估与会谈技巧》(Genogram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启示出版)、《你能再次回家:和你的家庭重新连结》(You Can Go Home Again: Reconnecting with Your Family)、《家系图之旅》(The Genogram Journey)。
译者介绍
杨东蓉
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毕业,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育谘商硕士(McGill University Master of Education in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曾任国中辅导老师、加拿大卑诗省政府安置社工、基督徒救世会副执行长,现任童乐汇亲子教育中心执行长、收出养机构及安置机构外聘督导。
作品包括《家庭评估与会谈技巧》翻译兼审订、《当幸福敲敲门: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生命第二乐章》及《美丽的伤痕:出养人故事集》专案主编、臺北市政府社会局101年《国际儿童收出养服务及收养福利制度研究》之协同研究者。
内容简介:
《家庭评估与会谈案例:家系图实务操作必备指南》The Genogram Casebook
快速掌握系统思考与会谈互动的技巧
社工、家庭治疗师与谘商辅导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书
★以实际案例示範会谈的步骤与技巧
★融合多位家族治疗先进的智慧以及作者长年的实务经验
★附案例影片网址,可线上观看作者与家庭的访谈过程
★实务工作者、家庭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源
广为家族治疗师和健康照护专业人士所采用的家系图,用图像化的方式统整家庭评估时所收集的大量资讯,并在家庭系统中找出模式,以拟定更切中核心的处遇目标。对一个有家庭关係问题或创伤历史的个案来说,他可能很难跟治疗师谈论过往和现在的关係,然而,家系图能让我们以一种不具威胁、不对立的方式,瞭解个案的过去经历,绘製关键的複杂讯息,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治疗。
本书透过既丰富又详尽的案例,示範了如何在实务工作中活用家系图,来与个案进行接触和合作。书中探讨了各种议题:个案对家系图评估的抗拒、克服功能不彰的关係模式、如何和夫妻伴侣工作、离婚和再婚议题的探索、如何运用家庭遊戏家系图和孩子会谈沟通、修复家庭成员间的衝突与破碎关係,最後也提醒治疗师本身,需要关照自己的家庭经验,在助人之馀,也别忘记这是自助最重要的途径。
除了文字叙述之外,许多案例都附有影片的连结网址,让读者可以线上观看作者与家庭成员的实际会谈过程,从双方对话与作者对过程的说明中,体会她想要传达的理念与技巧。
这是一本在心理健康实务中,教导如何运用家系图的一个实用且重要的最佳指南,也是家庭工作者(社会工作师、临床及谘商心理师、精神科医师、护理师等)不可或缺的参考与智慧来源。
推荐:
家立立基金会执行长 吴方芳
格瑞思心理谘商所所长 莫兹婷
玄奘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 张贵傑
台北地方法院家事庭法官 彭南元
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彭荣邦
辅仁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 刘可屏
──专业推荐
目录:
家庭评估与会谈案例:家系图实务操作必备指南-目录导览说明
专文推荐 让这本书成为更多人的祝福 吴方芳
专文推荐 亦步亦趋,见树见林──学习家庭评估工作的指引手册 张贵傑
专文推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刘可屏
译者序 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作者序 为什麽是这本书
家系图标準符号示意图
第一章 临床实务的家系图运用
.治疗目标和家系图如何协助
.收集家庭生命週期的观点
.收集文化脉络的观点
.家系图中「家」的重要性
第二章 揭开序幕:向个案介绍家系图
.创造一个合作的安全脉络
.连结主诉问题与家系图
.首次会谈
.开始会谈的示範:约翰.费尔曼
第三章 治疗中的评估与接触
.与他人连结的指南
.首次行动:试图理解故事和建立合作关係
.开始:文化评估、接触和初始步骤
.第二次会谈
.第三次会谈
.帮助个案对治疗做出承诺
第四章 对家系图的抗拒
.个案对自身历史的知识轨迹
.征服对家系图的抗拒:未解决的失落遗物
▲关於抗拒家系图的实务问话
第五章 融合与截断
.探索家系图中融合、截断和隐见忠诚的模式
.「有毒害的」父母和其他难以忍受的家庭成员
.信件、电子邮件、简讯、电话和亲自沟通
.把家庭成员带进治疗室
.反转
.疏离
.修复截断关係
▲关於融合与截断关係的实务问话
第六章 三角关係与去三角化
.双方、三方和三角关係
.去三角化
.姻亲关係和其他局外人的三角关係
.面对威胁
.和患有精神疾患或成瘾行为之家庭成员的三角关係
.和上帝或宗教的三角关係
.秘密
.教导个案去三角化关係
▲关於三角关係和去三角化的实务问话
第七章 失落的遗物:协助家庭哀悼失落
.性别与哀悼
.照顾者的家系图
.失功能的失落适应
.家庭运用否认或逃避
.协助家庭维繫某程度的掌控感
.治疗计划:一起会谈或个别分开
.关於失落的实务问话
.协助家庭面对未解决的哀悼
.揭露被埋葬的哀悼
.近期失落
.面对矛盾
.认可疗癒仪式的需求
.即将发生或预期发生失落时的治疗
.遗嘱和失落的遗物
第八章 与伴侣、结婚、离婚、再婚家庭工作
.我们的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的伴侣关係
.重複的三角关係
.伴侣关係的家系图:尼克和亚琳
.倒退与前进
.离婚和再婚:三角关係、截断和重新连结
.再婚家庭常见的三角关係
▲关於夫妻伴侣议题的实务问话
第九章 育有小孩的家庭:如何运用家庭遊戏家系图
.探索三角关係
.儿时和青少年时期的兄弟姊妹:同盟、叁角关係和截断连结
.评估与参与
.家庭遊戏家系图:玩与说
▲关於儿童议题的实务问话
第十章 运用家系图瞭解成人面临的手足议题
.影响手足关係的因素
.生命週期历程和超越的关係
.家有身心障碍手足之家庭生命週期的议题
.手足关係和伴侣关係
.手足关係对亲职的重要性
.父母过世後的手足关係
▲关於手足模式的实务问话
第十一章 治疗师自己的家庭
.治疗师家庭与实务家庭间的对应
.治疗师家庭探索的原则
▲关於治疗师自己家庭的实务问话
致谢
参考文献
序/导读 《家庭评估与会谈案例》
这本书是学习运用家系图作为评估与会谈工具的实用操作手册。不但内容详尽、知识与实务兼具,还具有非常丰富的实务案例。
──吴方芳,家立立基金会执行长
如果您想知道:我现在卡在一段关係里,我该怎麽办?我现在被问题困住了,我该如何面对?打开这本书,它会帮助您找到答案。
──莫兹婷,格瑞思心理谘商所所长
我们可以跟著作者的思路,将与家庭一起工作的样态、身为助人工作者的思考途径、在家庭中该如何发问,以及作为治疗师需要注意的事情,都透过作者一再的提醒与标示,从实务的经验中去逐步建构专业会谈的图像。
──张贵傑,玄奘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
家系图是临床工作者熟悉的工具,然而能够有效地发挥其潜能的人并不多见。本书在临床工作者学习进行系统思考的过程中,会是一本助益良多的案头书。
──彭荣邦,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本书让工作者更清楚:绘製家系图不是接案或初评时,收集案家资料,填写在纪录表上的纸上作业,或登录到政府相关资料系统上的行政工作,而是真真实实、可以活用於实务工作中,有效帮助案家的工作利器。
──刘可屏,辅仁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
书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执行建议是如此丰富,让我一读完又重新再读一次。
──哈里特.勒纳博士(Harriet Leaner),临床心理学家、人际关係专家
本书是治疗师不可或缺的陪伴者、教练和智慧来源。
──德威特.鲍德温二世医师(Dewitt Baldwin),内华达医学院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荣誉教授
阅读本书,就像你和作者本人进行个人对话一般,随著她呈现如何帮助个案超越其立即困境,并与更广泛之自我的社会历史感连结,逐渐走向目标──创造个案想在他们生命中所要的连结。
──努森.马丁博士(Carmen Knudson-Martin),刘易斯和克拉克学院婚姻、夫妻和家庭治疗组教授兼主任
本书丰富的案例带领读者踏上一趟个人/专业準备的旅程,历经接触和评估,到具高度处遇效能的多元模式和案例,是如何进行家族治疗的经典之作。
──詹姆斯.罗伯特.毕特(James Robert Bitter),东田纳西州立大学谘商教授
商品属性 [作者] 莫妮卡.麦戈德里克 (译者:杨东蓉) [出版社] 启示出版 (台湾) [图书书号/ISBN] 9789869507042 [图书页数] 352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宽 17m X 高 23cm) [所属分类] 婚姻,家庭,儿女,爸爸, 家庭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