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alan Rosmerah 2/11, Taman Johor Jay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Fax: +607-351-2468 Tel: +607-358-2468 E-mail: peoplebookhouse@gmail.com, vwx9898@126.com
共执行 81 个查询,用时 0.097787 秒,在线 11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1.827 MB
Powered by ECShop v2.7.3
* 凡订此书者,请成交订购单,本店将查询是否有存货,后以电话或电邮的方式联络您,确认后在付款。
作者简介:
尼可里(Dr. Armand M. Nicholi, Jr.)
哈佛医学院麻州总医院精神科临床副教授,其研究的专长与兴趣,在於探讨家庭温暖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种种影响,曾经负责编辑和撰写第三版的《哈佛精神病学指南》(The Harvard Guide to Psychiatry)。除此之外,他也为许许多多政府机构、民间企业,甚至是职业运动员提供谘商服务,像是著名的美式足球队伍「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就有十五年以上的时间,邀请尼可里担任他们的专业心理辅导医师。
内容简介:
这是一堂课程,上课老师来头不小。一位是开创精神分析学派的佛洛伊德;另一位是《纳尼亚传奇》的作者,牛津教授鲁益师。
这堂课的主题是有关上帝,有关生命。两位老师将个别陈述。佛洛伊德老师严峻,对生命比较悲观,对上帝有诸多质疑,不过这不代表他的观点不重要,他戳破了许许多多人的自满与骄傲,打碎那些道貌岸然用宗教自欺欺人的假面具。
至於鲁益师老师,则和蔼可亲多了。他热爱生命,也对上帝怀抱信仰。上他的课,你会笑、会哭、会感动、会兴奋,几乎全无冷场。不过他也曾有过一段苦涩岁月,三十岁之前阴鬱不与人往来,对人生满腹抱怨,光是听他述说如何从幽谷走出来,就值回票价。
《两种上帝──佛洛伊德的问题,鲁益师的回答》,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聆听两位大师毕生功力精华,他们将带领我们走过生命的忧伤与喜乐、爱与痛苦,协助我们寻找一个可以依循的人生意义与方向,无怪乎在哈佛医学院,这课一开就持续了几十年,几乎堂堂爆满。
你也想和哈佛医学院的学生一起上课吗?现在就来报名《两种上帝》课程,无须网路选课,更不用担心被当──只需要你把心带来,让生命敞开,你就会有无穷收穫!
目录:
前言 9
第一部 我们应该相信什麽? 19
第一章 两位主角──佛洛伊德与鲁益师的生平 21
第二章 造物者──宇宙中可有神的存在? 45
第三章 良知──宇宙中有道德律存在吗? 67
第四章 峰迴路转──哪一条路通向真实? 89
第二部 我们应该怎麽活? 111
第五章 快乐──生命中最大的欢乐来自何处? 113
第六章 性──追求享乐是惟一的目的? 145
第七章 爱──所有的爱都是性的昇华? 179
第八章 痛苦──人生的苦难如何解决? 207
第九章 死亡──死亡是生命的终极吗? 239
後记 265
附註 271
参考书目 295
索引 301
商品属性 [作者] 尼可里 (Dr. Armand M. Nicholi, Jr.)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台湾) [图书书号/ISBN] 9789861981154 [图书页数] 310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宽14.8cm X 高 21cm) [所属分类] 生命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