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alan Rosmerah 2/11, Taman Johor Jay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Fax: +607-351-2468 Tel: +607-358-2468 E-mail: peoplebookhouse@gmail.com, vwx9898@126.com
共执行 81 个查询,用时 0.152902 秒,在线 67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1.417 MB
Powered by ECShop v2.7.3
* 凡订此书者,请成交订购单,本店将查询是否有存货,后以电话或电邮的方式联络您,确认后在付款。
作者简介
侯士庭(James M. Houston)
或许是因著地理学专业的背景,出生於宣教士家庭的侯士庭,总是怀抱一个旅人的非凡视野,能细腻、深广地探究信仰世界的各个角落。举凡灵性、神学、社会文化中的後现代高空弹跳、诠释学死阴幽谷,甚至是思想的深海潜水、炎热沙漠,都丝毫不能遏止他毫不犹疑的勇气,全心投入的热情。每每接触侯士庭的为人,都彷彿跟著他走了一趟更丰富的信仰世界。身为加拿大维真学院(Regent College)创办人的他,多年用心担任「导遊」,与学生同行信仰的奥秘世界,致力让每位追随耶稣的门徒,都能亲身经历救恩的宝贵与丰富。
除此之外,拥有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侯士庭,兼具丰富的文学涵养、深厚的哲学思维,也是一位忠实跟随基督、致力坚持所信的属灵前锋,其著作内容总是带来崭新又切实的震撼信息,丰富了全球读者的生命。侯士庭已出版中文著作有《喜乐流放者──後现代的门徒生活》(校园)、《转化生命的友谊》、《基督徒品格之塑造》、《门徒生涯──追随真正的导师》(中福)等。
------------------------------------------------------
顶尖流放者的後现代求生指南,
喜爱冒险的你,千万不能错过!
「流放者」,圣经中最具启发性的意象之一,
福音派泰斗、维真学院创办人侯士庭要告诉我们,
如何透过这个重要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当个充满盼望的基督跟随者。
对多数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出门旅行好像是件麻烦事。无论是最初的时间规画、地点安排,中间的工作告假、确定旅伴,还是最後的整理行李、安顿家庭,这些都是劳心劳力的大工程。日积月累下来,我们逐渐不再期待自己能释出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来计画踏上旅程的那一天。
很多时候,我们的信仰生命会不会也落入了这种光景?在社会、文化综合而来的压力之下,已经懒得再多想些什麽,勉强维持著表面的基督徒生活,内心却愈来愈空虚。对於生命意义的追寻、信仰价值的探究,只能偶尔暗自叹息,最终选择留在原地。
有鑑於此,本书作者侯士庭要挑战我们,大胆放下一切,跟著他踏上一场「喜乐流放者」的旅程。这趟旅程会经过捨己的高山、跨越超现实主义的荆棘,一层一层拨开文化社会里的迷雾,从当代思潮里「去人性化」的幽谷走出来,最终成为一个真真正正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你还在等什麽?快点关掉身旁的电视机、放下手中的平板电脑,翻开这本书,喜乐的流放就在眼前!
------------------------------------------------------
讚誉
侯士庭以敏锐的神学洞见,揪出信仰世界中许多虚假的丰盛应许,并且还原了天路客必然遭遇的流放喜乐。阅读他的作品,绝对是一趟灵性的旅程,一个正视「存有关係」的邀请旅程,帮助读者重新与上帝,与自己,与圣徒恢复适切的真实关係。
──莊信德 台湾神学院教授/台中磐顶教会牧师
本书是一位资深流放者的呼召,纵使他面对的世代可能是「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啼哭」的场景,但面对充满「事物的危险边缘」的这世界,他选择了一位流放者自认为该进行的徙步,向著他美丽的家乡喜乐而去。你可以不认同他的每一个观点,但你不可以忽视他的勇气。
──莊育铭 淡江教会主任牧师
------------------------------------------------------
目录
推荐序一:在丰盛与流放间辩證的命定
推荐序二:喜乐的徙步,流放者的凯歌
前言
序幕:为何使用辩證法?
第一部:以基督教信仰作为生活方式和新的身分
1. 隐藏之生命的气息
2. 在神面前向有异象的生命敞开
第二部:个人的呼召优先於机构的生命
3. 基督徒公众生活的超现实主义
4. 迈向成为一个人的旅程
第三部:个人传播信仰,在社群中成熟
5. 在爱中活出真理
6. 在断裂的时代传递信仰
跋:在基督里一起长大成熟
附录:为何用辩證修辞法?
附註
索引
------------------------------------------------------
序
在辩證中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侯士庭的《喜乐流放者》
开山祖师侯爷爷
在加拿大读维真学院时,侯士庭给我的感觉很特别,他是学院的创办人及首任校长,是学校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的确,也感觉得出来他颇受师生的敬重,但整个学校完全没有那种言必称侯士庭的氛围,他在学校里不是明星、也不是王牌。有一次机会去试听侯爷爷的课,我坦承有点失望,甚至连课名是什麽都忘了。印象中,他说话速度极慢,语气没有什麽抑扬顿挫,也看不出有什麽激情,就是静静地坐在前面讲课。这时在课堂上的感觉或许就像是刚入观的武当派小道僮,看见年迈的开山祖师爷张叁丰在施展太极拳法,祖师爷名振江湖、威振武林,但是看热闹如我,实在分不出这内容跟邻居阿公阿嬷在公园里头挥手臂有什麽不同。
我後来索性把课退掉了。
从学校出来在真实的社会「武林」中打滚,才慢慢体会祖师爷的能耐,尤其他能够在温哥华这样各种资源相对贫瘠的「後山」(以美加地区来说,类似於台东相对於台北的地位),开创出一间享誉世界的福音派学院,吸引如巴刻、毕德生、费依等等大师以及全球各地的学生加入。其中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在这样学术人彼此相轻的世界中,他把真实的友谊深刻地展现出来。巴刻就曾说:「在侯士庭博士的教导和生活中,他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深化人们对於友谊的认识——在基督里彼此的友谊,以及透过基督与父神的友谊。许多人听到侯士庭博士的名字,马上会想到神所赐予他的友谊的恩赐。」 我想,侯士庭或许就像是空气,不太会有人誇讚空气之美好,但他就是静静在那里滋养、供应大家。
後来慢慢发现,他是非常开创性的人物,除了发扬灵修神学(开创福音派世界灵修神学的第一个课程),他对早期教父、叁一神学、创造神学、环境伦理的重视,都早在这些成为热门的话题之先。华人教会直到今日才较为重视职场神学、职场事奉(其实仍大有进步的空间),侯士庭是将近五十年前就是怀抱落实平信徒神学教育的理念,而投入他在维真的服事。
在辩證中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喜乐流放者》是侯士庭多年来的智慧结晶,他说这本书「是为了我个人跟随基督八十年以来,所试图活出的生命样式作记录」。书中蕴藏了许多深邃的智慧和属灵洞见,在这样基督教界醜闻频仍、不少基督徒领袖晚节不保的当代世界中犹为珍贵。乍看之下,他的思想中充满矛盾:他创立了一个卓越的机构,却毫不留情批判机构偏向於实用主义的虚妄;他站在学术的最前缘,却批判学术文化只是议论却不起而行,把学术专业优先於培育学生灵命。但你会发现,这样的批判和反覆辩證不是尖酸刻薄的酸葡萄心态,而是出自於一种深沈而谦卑的内省。
的确,对侯士庭来说,持续辩證是基督徒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思索与生活、了解与行动、诗词与预言、现世和永恒──这些不平静的张力,在在显示出『成为基督徒』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在「後现代」这一词还未普及,世人尚未厌弃那种一统江山的命题式宣告前,他就发现,基督徒的生命不可能是「独白」的,一定是「对话」的。因为我们是为他人而存在,若没有对话和深刻相依的关係,就没有真实生命的可能性。他强烈反对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式的人论,因为「孤立而纯粹的个体自我,仅存在於幻想之中」,并且刻意抗衡只有「思想」而没有「行动」(或神学只是一种「理论」却无法「体现」出来)的虚幻。
而更重要的辩證是「与神的辩證」。身为罪人的我们,需要经常否决那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把自己敞开在超越的上帝面前,免得被自己精密筹划的自欺所蒙蔽。我们天生倾向孤立、封闭、自我保护,并善用一些补偿性的行为来掩盖内心的空虚:自卑无闻的女孩跃升成为舞台明星;孤独的男孩埋首书堆成为伟大的学者;被老师当作笑柄的成为犀利的企业顾问;在学校被排挤的日後成为著名小说家……这些看似克服自我缺点,让自己成为某种社会认可形象的「向上」努力,背後可能潜藏了一种逃避向神真正敞开的危机。只有当我们不断付上代价面对自己,向苦难、向神奥祕的旨意敞开,持续操练自我牺牲与给予,才可能有真实的生命。
保罗说:「现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加二20)这或可当作侯士庭的座右铭。在现今的文化当中,我们远比以往更容易以为可以掌握自己的身分。但我们自己所建构的「我」,其实相当不堪一击:趋向自恋,并企望藉由追求专业成就来自我肯定。侯士庭劝我们要不断把自己的身分交付给那位认识、呼召并寻回我们的上帝,并单纯地因著这样的身分而喜乐。他迫使我们面对人生核心的问题──我们到底是谁?出版社的编辑、学者?传道人、大牧师、小组长?或是专业的会计师、律师、医师等等?这些专业的身分是否成为某种虚假的面具,好让我们可博得世界普遍的认同与讚赏,却不必面对那个真实(脆弱却又被珍爱)的独特身分。我们真的如保罗把万事(那些社会与文化所建构出来的身分)当作粪土,并以自己在基督里的新身分为荣吗?哪天将名片上职称改为「在基督里新造的人」,我们会感到羞愧、骄傲、还是觉得恰如其分?
在教会界待很久的基督徒如我,大多都可引用几个神学名家、借用几个漂亮的教会术语来引人侧目──学了一些武功的皮毛,然後迫不及待地在众人前耍耍大刀。但是,侯士庭却直指基督徒的核心不只是神学知识、不只是渴求某些外显的恩膏,乃是「隐藏在基督里」的整全生命。或许,我们本就不该企求雄霸武林、威振江湖,我们被呼召就是成为那些隐身在市井里做早操的老百姓,看似愚拙却蕴藏深厚内力。
本书是侯爷爷一生融会各大门派、内外兼修的信仰功夫秘笈,想要在複杂忙乱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真实身分,想要贯通信仰的任督二脉的「流放者」们,实在不能错过。
毛乐祈(维真学院基督教研究硕士)
商品属性 [作者] 侯士庭 [出版社] 校园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9861983783 [图书页数] 288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宽 14.8m X 高 21cm [所属分类] 信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