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alan Rosmerah 2/11, Taman Johor Jay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Fax: +607-351-2468 Tel: +607-358-2468 E-mail: peoplebookhouse@gmail.com, vwx9898@126.com
共执行 81 个查询,用时 0.081779 秒,在线 109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1.428 MB
Powered by ECShop v2.7.3
* 凡订此书者,请成交订购单,本店将查询是否有存货,后以电话或电邮的方式联络您,确认后在付款。
作者简介: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
三十年前,因为《属灵操练礼讚》(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一举成名的傅士德,儘管成了名满天下的灵修作家,却仍在美国一所默默无名的基督教大学任教。当年的学生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著有《上帝的美丽》)对傅士德的名气浑然不知,倒是对他和耶稣的友谊印象深刻。
傅士德的谦逊在这本小书更是表露无遗,他大可用两千页的钜著来奠定「北美灵修大师」的江湖地位,却选择用亲切真诚的口吻、轻薄短小的篇幅、简单实用的方法,来谈静默祷告这个看似深奥玄妙的主题。
在本书中,你也会认识一个令人心疼又讚赏的男孩,由於父母早逝而必须半工半读才能完成大学学业,每个週末却仍忠心服事。正是那段心力交瘁的岁月,他听见上帝的声音。上帝的亲密令他全然满足,因此毕生致力於帮助人与神更加亲近。当年的男孩,如今写成这本书,邀请你踏上回家的旅程。
-----------------------------------------------------------
一个美好的旅程,始於我们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也知道必须起身往别处去。
祷告是上帝与我们之间互相往来的沟通,
静默则是专注聆听上帝的声音。
聆听的祷告,是上帝欢迎我们回家的旅程。
欢迎进入上帝慈爱的客厅,
我们可以穿上舒适的旧拖鞋,自在地分享;
聆听的祷告:学习静默祷告的旅程
欢迎进入上帝友善的厨房,
在那里可以欢乐地边聊天边料理;
欢迎来到上帝能力的餐厅,
我们可以心满意足地饱得餵养;
欢迎来到上帝智慧的书房,
我们可以舒展、成长并且提出所有的问题;
欢迎来到上帝创造的工作室,
我们可以与祂一起同工;
欢迎进入上帝安息的卧室,
在那里可以找到新的平安。
这个家是上帝的心,
耶稣是进入这个家的出入口,
而静默祷告则是钥匙。
欢迎回家,回到心灵的圣所。
北美灵修大师傅士德,在书中谈及聆听二三事:
聆听的基础──因为从旧约到新约,上帝说话、教导,也行动
静默的练习──三个实用的步骤,逐步达到静默、聆听的境界
每日的难处──针对分心、疲惫、撒但的攻击,提供解决之道
-----------------------------------------------------------
目录:
引言/013
第一部 关於聆听的基础/019
第一章 上帝说话、教导与行动/021
第二章 与耶稣的亲密友谊/033
第三章 将理智带进心灵/043
体验之旅 在贵格草原上的敬拜/057
第二部 进入静默的祷告/069
第四章 临到所在之处/071
第五章 凝视上主/083
第六章 内在的专注/093
体验之旅 到古柏洞穴的跋涉/105
第三部 对付每日的难处/121
第七章 漫遊的心/123
第八章 如同吼叫的狮子/135
第九章 问题集锦/149
体验之旅 在加拉玛海滩的遭遇/163
结语/179
致谢/185
延伸阅读/187
附註/188
-----------------------------------------------------------
默想,是魂之舌与灵之语。
──傑瑞米.泰勒(Jeremy Taylor)
又真又活的耶稣基督亲自教导属祂的人。祂的声音不难听见,祂的用语也不难理解,只是,专注的聆听与正确的解读则非易事。
我第一次清楚经验到聆听耶稣的声音,是发生在念大学的时候,起因是一段令人沮丧挫折的时期。由於缺乏良好的学术训练,也没有出众的聪明才智,我似乎要比别人加倍努力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除此之外,为了填饱肚子与购买书籍,我当时还兼了两份差。第一份是在一个罐头工厂,担任夜班之後的清扫人员,每天清晨从四点到六点用蒸汽清洁工厂的机器,之後赶回学校,刚好準时到学生餐厅清洗碗盘,我的第二份差事。
那是一份完美的时间表,因为我可以在早上八点的第一堂课之前,完成所有的工作。接著,午餐与晚餐後再继续去洗盘子,也因此得以享用餐厅的餐点。在那个时代,许多学生都抱怨大学餐厅所供应的食物……但我没有。由於父母因病早逝,我们家叁兄弟一向勉强糊口度日。大学餐厅的食物对我而言如同飨宴一般。
除了打工与念书之外,我还和一位大学同窗好友一起展开一个福音事工,并取了个奇特的名称,叫做「青春的腔调」。我们每个週末需要到几间教会,从礼拜五晚上到礼拜天中午,我们两人总共要主领五到六次的聚会,之後,再跳上车赶回学校。此外,我个人也在附近的一间教会有一些服事的工作……喔,对了,我还参与学校学生会的组织……这一切对一个年轻的大二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不过,有几个理由让我相信所做每件事都很重要:赚取生活所需、磨练演说技能、影响人们宝贵的生命。但是,也因此让我几乎没有时间从事休閒与社交活动,而那似乎是其他大学生所充分享有的。这看似失落的景况,令我感到异常沮丧。
一天晚上,书念到一半,我起身舒展筋骨,漫步进入夜色之中。很快地,我就开始向上帝抱怨……有点像圣经诗篇中的哀歌。我并不生气,真的,只是沮丧,我的抱怨就像是「可怜的我」那一类的祷告。我走到附近的树林里,当我在月色之下踽踽独行,抱怨的祷告开始渐渐消退,我变得愈来愈安静。最後,陷入全然的静默。一种平静、聆听的静默。上帝就在那时对我说话,从静默之中向我发声,深入我的沮丧。
你知道我们如何从声音的音质、口气,当然还有内容,来分辨不同人的话语吗?同样的道理也适用於辨识上帝的声音。上帝的声音既引人入胜又鼓舞人心,祂的语气满有恩典与怜悯,而祂话语的内容则总是与祂先前说过的一致──许多圣经里的见證者帮助我们校正方向。请留意,我指的并不是那种能被电子设备录下的外在明显的声音。那种当然也有可能,正如圣经中的许多例證。但是,我现在所说的是一种内在悄声的低语,深入我们的内心,一种灵里的感知。
「你为自己感到委屈与沮丧,」上帝似乎这麽说著,「因为无法满足你的渴望而觉得难过。但是,如果你与我同在,你就不需要满足你所有的渴望。与我同在就是全然无限的满足。如果你真诚地与我同在,你就会处於最佳状态。」
就只是那样。没有应许改善我的生活状况,没有答应会丰富供应我所有属世的渴望,也没有保證会改变任何事。然而,那些话语却静静地除去了我的沮丧,战胜了我的自怜。我走出树林,步履轻快。上帝亲自且亲密地对我说话。聆听那位真实牧者的声音就已全然心满意足。
***
接下来的内容会更完整地探讨,经历上帝对我们的悄声低语是什麽意思。上帝如何向我们说话?我们应该预期什麽……或者,甚至应该盼望什麽?该如何预备我们的心灵和理智,好聆听上帝慈爱的──与可怕的──声音?如何养成一种内在的、充满祷告的聆听习惯?我们会探索这类以及其他更多的问题。
本书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在每一部的最後,我会分享一段个人的经验作为结尾,希望能更清楚地呈现与描述我之前所提出的内容。我将这样的呈现称为「体验之旅」,因为我希望我自身的故事,能激励你进入自己的默祷之旅。
-----------------------------------------------------------
※讚誉※
傅士德观察到「无法专注」是现代人成为一个成熟基督徒最主要的阻碍。为此,他再一次带领读者深入探悉属灵前辈、伟人,目的是帮助我们跟随其脚步,成为忠实操练静默祷告的一员。
──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著有《翺翔的基督》、《复活的操练》等书
叁十年前,这本书里的教导改变了我的生命。从那时起,我开始操练如何以静默聆听的方式与神建立真实、热切的关係。经过这些年,这样的教导愈趋成熟,我相信将来它必定能成为一灵修典範。如果你也渴望与神紧密连结,我建议你好好地读这本书并且把书中的真理实行出来。
──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著有《上帝的美丽》等书
傅士德对默想式祷告的教导既深刻又有实践性,他用一种迷人的方式邀请我们投入全心全人,与神共享亲密。
──路得.芭彤(Ruth Haley Barton),著有《圣韵灵律》、《会晤孤静》等书
-----------------------------------------------------------
十问十答,傅士德谈静默祷告
◎可以为静默祷告下一个简单明暸的定义吗?
一般而言,祷告是上帝与我们之间互相往来的沟通;而静默祷告则特别是指在沟通时「聆听」的部分。我们将理智与心灵都带到上帝的面前,接著就是聆听上主。
◎静默祷告对我真的那麽必要吗?
是,也不是。你没有必要与父母交谈才能成为他们的小孩。但是,你为什麽不呢?而且,如果和父母交谈,难道不会想要听听他们怎麽说吗?一席健康的、有来有往的对话能带出健康的关係。与上帝也是一样。我们受造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上帝有一份亲密的对话关係。
◎如果我从来不曾做过,要如何开始呢?
我建议你从圣经中的某一节经文开始。以诗篇二十叁篇1节为例:「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以敬虔的心反覆阅读两次或叁次,然後安静地等待,聆听上主可能要教导你的任何话语,或是要赏赐你的任何经验。就是这麽简单与直接,真的。
◎什麽是静默祷告最好的时间?
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通常也会有不一样的情况。以我为例,高中时期是早晨的时光最宝贵;等上了大学,午餐前一个小时的自由时光则正好利用;念研究所时,比较不规律但花更长的时间则很有帮助;步入中年後,早晨的时光再次成为最适合的时间。你会找到属於自己的步调。
◎哪里是静默祷告的最佳地点?
关於这个问题我有叁个看法。第一,在主里所有的地方都是神圣的,藉著上帝的力量,我们也圣化所有的地方。不过,我的第二个看法与第一个有点对立,那就是大部分的人会感到,某些特定的地点比别的地方容易进入静默祷告。第叁,我也发现有些活动对静默祷告特别有帮助;像游泳和慢跑,就格外适合这种内在的功课。
◎一段完整的时间是否比较好?
大部分而言,这个问题要看你过去的经验,以及内在的状态是否準备就绪。有些人天性活泼好动,五或十分钟的安静就是极限了。不过,经过一些练习後,叁十到四十分钟应该也是合理的长度。让自己的需要与能力来决定你的时间表。宁愿从小分量开始,并让自己完全消化吸收,而不要狼吞虎嚥,反而导致属灵的消化不良。
◎每当我试著默想,一下子就会睡著,有什麽建议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归根究柢就是要学著更了解如何掌握自己的身体与情绪。我们需要学习让全神贯注与全然放松可以同时存在;不过,我发现我们大部分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在默想时睡著了,别急著责怪自己,就心存感激地接受吧,因为无疑地你需要睡眠。此外,正如同劳伦斯弟兄说的:「那些受到圣灵气息吹拂的人,即使睡觉时也向前迈进。」假以时日,你会发现这个问题慢慢地就消失了。
◎你是否有一些在静默时最爱使用的经文?
我使用的经文包含整本圣经:有时专注在旧约的人物,有时用诗篇或先知书,有时是耶稣满怀怜悯的行动,有时则用耶稣的比喻,有时是十架与复活,有时则是新约的书信等等。我建议的是七段有关耶稣说「我是」的伟大经文,务必将这些经文纳入你的静默中。
1. 「我就是生命的粮」(约六35~40)
2. 「我是世界的光」(约八12~20)
3. 「我就是门」(约十1~10)
4. 「我是好牧人」(约十11~18)
5.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约十一17~27)
6.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十四1~14)
7. 「我是真葡萄树」(约十五1~17)
◎我如何能确定所听到的是上帝的声音?
在你心中对这个问题有个清楚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请记住,撒但总是逼迫与定罪,而上帝则是吸引与鼓励。你会分辨这其中的不同。要先弄清楚新约中关於上帝的基督化的伟大教导⋯⋯上帝就像耶稣一样。接著,深入亲密地认识耶稣,先是从福音书的记载,然後是你个人的经验。
◎静默祷告是否就将积极活泼的生活排除在外了?
噢,不,绝非如此。宾威廉认为,「真正的敬虔并不会让一个人遗世独立,反而使他们在其中活得更好,激发他们努力去改善世界。」祷告生活的传统会引导人进入最积极活泼的生活,这是由来已久且有据可查的。想想圣方济是如何为了所有的人、动物与受造物而投身於全世界各地的怜恤事工;再想想伊丽莎白.弗莱(Elizabeth Fry)受到慈悲上帝的感召,去到连地狱都不如的纽盖特监狱(Newgate prison),进而成就了狱政改革。柯斯比发现:「当两个要点──默观与行动──彼此相交且合而为一时,时机就成熟了,因为真正的默观者同时也是行动者。」
(摘自《聆听的祷告》第九章
商品属性 [作者] 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 [出版社] 校园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9861983806 [图书页数] 208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宽 14cm X 高 20.5cm [所属分类] 信徒生活, 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