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外版书(马中港台美) > 神学教义 > 谁说字句叫人死--从释经史看典範的转移

浏览历史

谁说字句叫人死--从释经史看典範的转移

谁说字句叫人死--从释经史看典範的转移

prev next

  • 商品货号:9789861983868
    商品库存: 1000
  • 商品重量:1.200千克
  • 上架时间:2016-02-17
    商品点击数:2737
  • 本店售价:RM105.00
    注册用户:RM105.00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 商品总价:
  • 购买数量:

商品描述:

商品属性


* 凡订此书者,请成交订购单,本店将查询是否有存货,后以电话或电邮的方式联络您,确认后在付款。


谁说字句叫人死--从释经史看典範的转移

 


[本书不是读经法,也非查经手册,而是比较侧重理论的原理与原。虽然是比较理论性的课题探讨,但在过程中尽量穿插实例,希望能从理论中带出实用性。]  



作者简介:蔡丽贞


中华福音神学院第七任院长、中华福音神学院专任教授、英国亚伯丁大学神学博士。


著有[主流与非主流][雅歌]、[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基督徒的搬家哲学]、[我信圣而圣公之教会]。


绰号[东方不败]、[麻辣烫火锅]、[华神的黄蓉],最近新添[暗室之后]、[圣方济出任主教]的雅号。专攻诠释学与马丁路德的福音神学。



内容:


以圣经为素材,两千年的教会传统为佐料,华神女院长亲自烹调独门极品料理,完全打开您的读经胃口与释经能力~


圣经,是流奶与蜜之地。每个想要从圣经获得帮助的人,都曾经在这块土地上探勘、凿井、取水,不论是强调作者原意的传统释经,看重读者的後现代诠释学,还是认为[文本更大]的福音派释经。释经学,正是教会在历史中解释圣经所累积的经验与共识,是一部由历世历代的作者、读者、与文本互动交织而成的大历史。


本书以解经原则为横座标,帮助读者以综观整本圣经的总原则,修习[以经解经]功力,来阐释个别经文;同时以教会历史的解经走向作为纵座标,从释经史观看解经的难题,从错误的解经理论记取教训,并吸取优秀解经家的真知灼见,提升读者见招拆招的能力;最後透过[字句叫人死,精意叫人死]的主题经文,介绍历世历代解经大师的解释与应用,达成今天福音派教会解经的终极目标:[宣讲基督、传扬福音]。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後现代诠释学有个口号:[作者已死!],认为圣经的作者已经作古,不能在今

     天现身说法,所以经文的原意已经失落,无法确定。基督教传统释经学研究作者

     的原意,及其对读者的意义,与後现代的解构主义相比较,传统对意思有时过於

     确定、武断而专制;解构则是对意思太不确定,表现出混乱的无政府状态。


第一部  释经史

第二章  初代教会的解经

     耶稣与使徒的代新约尚未完成,他们使用的圣经是旧约。七十士译本、死海古

     卷、马所拉经文,是旧约经典的叁种版本,无论哪一种版本,本身就具有解经的

     功能,可以看出不同的神学立场。旧约除了预告耶稣的降生、受苦之外,还有别

     的经文涉及其他的主题,对当时旧约的听众,具有更直接的适切意义。解经者的

     首要功课,就是要尊重经文原来的意思。


第三章  新约与旧约的关係

     初代教会面临重要的解经课题,旧约的价值如何?旧约与新约的关係是什麽?犹

     太人只接受旧约权威,不接受新约是神的启示;马吉安主义却认为,旧约的神很

     残忍,与新约耶稣所介绍那位供应世人一切生活需要的慈爱天父,是截然不同的

     神。面对这两种极端立场,初代教会的领袖设法赋予新、旧约之间一个全理的解

     释,證明新旧约是一贯且连续的启示。


第四章  第三、四世纪教会的解经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是灵意解经大师各显神通的著名例證,俄利根与奥古斯丁

     都曾互别苗头。教会通常会用[谁是我们的邻舍?]、[爱邻舍如同自己]、

     [爱人如己],作为查经或讲道的题目、主旨。从字面解经追根究底,耶稣讲这

     个比喻的主旨,是为了回答[做什麽才可以承受永生?]的问题。


第五章  中世纪教会的解经

     奥古斯丁早期虽然曾经视[精意]为[寓意解经],将[字句]解释为[字面解

     经],但是稍後他却又 主张哥林多後书叁章6节的[字句]与[精意]不应解释

     为[字面解经]与[寓意解经],而是应该以保罗区分[律法]与[福音]的架

     构来解释。


第六章   黑暗中的一颗明亮之星-吕赫

     吕赫强调[回到原作者的观点与心态],颇符合现代学者尊重圣经创作时的历

     史、文化背景的字面解经路线。现代人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决智慧文学的争

     议性难题,正如咒诅诗也可用语言学中所谓誇张的诗歌体表达法来解决。智慧文

     学所传讲的是来民族(或近东、甚至全人类一般的宗教学心理)理想的生活型

     态。


第七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解经

     路德把十架神学应用於字句与精意的关係上。正如十字架的福音-真理往往是隐

     藏在相反的情况之下,生命是隐藏在死亡之下;智慧是隐藏在愚拙之下。同样

     的,精意往往是隐藏在字句之内。字句(律法)可以是精意(福音),这是路德

     在解经上一个很大的突破,打破了传统的二分法。

     福音性解经讲道示範一:福音篇

     福音性解经讲道示範二:律法篇


第八章  近代教会的解经

     圣经无误是近代释经学最大的难题之一。它是圣经与神学学者避之唯恐不及的议

     题,引发了福音派内部四分五裂之现象。这个难题在初代及中世纪的教会中几乎

     不成困扰,却是近代历史批判学所引致的议题,或是近代北美神学界的福音派与

       自由派之间对立的延伸。



第二部 解经原则三部曲:文法、历史、神学分析


第九章  基本释经原则

     本章按照释经叁部曲:文法、历史与神学分析,从语意、神学以及实践的叁个面

     向,配合[人论]的灵魂体角度切入,示範此完整的释经过程。藉此让读者深切

     体会到健康的信仰、生活之实践是架构在正确与严谨的解经步骤与神学归纳之

     下,若是基础的建构不够稳固、牢靠,信徒灵命操练与教会的事工将会渐趋偏颇

     而呈现问题。


第十章  翻译与传达

     奈达所倡导的[动态相符]翻译理论,对近代基督教会的宣教工作影响深远。为

     了分析语词的含义,奈达借助於一种称为[语意的元素分析]的方法,就是将语

     词的[必要而充分]的语意特徵列出,用来鑑定近义词在意义上的差别。翻译者

     根据语意成分分析法,把文本分成一个个意义单位,再把这些单位转换成受众的

     语言。


第十一章 圣经文体分析

     [文体]是指作者透过不同文学媒介传递其信息。圣经的文体大致可分成:叙

     事、诗歌、预言、比喻等类型,每一个文体都有其特定的文学常规。当分析一段

     经文时,先要辨认它是属於哪一个文体,一旦确定後就较能够掌握解经的原则。


第十二章 历史与神学分析

     [历史分析]就是经文需要按照作者以及首批读者当时的情况来解释,研究作者

       是谁,他是什麽身分、职业。作者写作的背景、对象、目的与主题,也是历史分

       析的範畴。历史分析的内容很丰富,是经文外围的语境。神学分析是整个释经过

       程的顶峰。在研究经文的文法与历史背景之地,最後都要带到神学分析。神学分

       析必须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段经文又教导什麽神学的真理?


附录一  解释哥林多後书三章6节的典範转移

附录二   探研诗篇的咒诅经文

 

附录三   圣经无误的世纪争议  

商品属性
[作者] 蔡丽贞
[出版社] 校园书房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9861983868
[图书页数] 656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宽 16.6cm X 高 23cm
[所属分类] 圣经论丛/专题论述

商品标签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