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alan Rosmerah 2/11, Taman Johor Jay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Fax: +607-351-2468 Tel: +607-358-2468 E-mail: peoplebookhouse@gmail.com, vwx9898@126.com
共执行 81 个查询,用时 0.088490 秒,在线 129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1.434 MB
Powered by ECShop v2.7.3
* 凡订此书者,请成交订购单,本店将查询是否有存货,后以电话或电邮的方式联络您,确认后在付款。
内容:
《老伴儿》讲年轻时的恋爱轰轰烈烈,中年时期的恋爱实实在在,老年时期的恋爱呢?像那陈年老酒,也像落日余辉,晚霞满天。什么是幸福,如果有人问我:“步入老年,你如何诠释什么是‘幸福’?”我会回答: “当你在夜梦中,突然咳嗽两声,身旁其实已经熟睡的老伴儿,伸手过来拍拍你,问一声‘怎么啦!要不要喝水?’问完了,他又呼呼睡去,而你反而醒过来,全身心体会、享受那一刻被爱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幸福’。”
编辑推荐:
这对正迈向金婚的璧人,彼此以青春、以牺牲、以坚执,外加智慧和浪漫,成就了一段婚姻奇迹。如果你有“婚姻恐瞑症”,《老伴儿》是绝佳药方。若你正身陷炼狱般的婚姻关系,这书或可为你指引出路。书中没有高耸如塔的婚姻理论,也不见长篇大论的夫妻相处之道,倒像医师开的处方笺,简洁、实际,不怕你看不懂,只怕你做不到。
目录:
序:
老伴儿不老 林治平
为《老伴儿》说点儿话 孙越
天作之合 金明玮
出书!哪敢? 廖美惠
谈情说爱:
老伴儿看老伴 刘彦枢
他远远地向我走来
浪漫的求婚
三十一封情书
眼泪与道歉
二度恋爱
老年蜜月
老伴儿,去钓鱼
老爷子,进厨房
清晨的一杯香茗
和老伴儿一同求学
和老伴儿一同看戏
携手走天涯
后记:
儿子看《老伴儿》 刘哲一
“老伴儿”是我的父亲和母亲 刘哲苑
“老伴儿”要我画插图 刘哲中
品读《老伴儿》 梅思
看二嫂写《老伴儿》 小金子
附录:
北京十年
在北京过春节
秦岭山中的孩子们
道不尽的感恩时节
我家饭桌
序言:
有机缘在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洽谈两岸合作出版工作的过程中,认识了何林夏先生和郑纳新先生。经过近一年的交往,伙伴成知交。既然是朋友,就把自己的小作《老伴儿》一书相赠。没想到,郑先生拿着书,翻着、看着,就说,这本书的书名、文字、内容新鲜、温暖、有意思!紧接着问,出简体字版了没有?我回答说,没有,这本小书只是非常私人性的情感分享而已。没想到,郑先生抬爱,一口气就说,我们用跟繁体字版相同的版面来出简体字版。
人生旅途已走进老年,几十年生活在海外,加上两岸相隔几十年,生活空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用语习惯也必有所不同。但我深信,文字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学之所以有生命,是因为有不同的形态内容!而且,人类不论什么肤色,什么种族,笑容和眼泪是一样的,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是一样的,爱和被爱的感觉也是一样的。这本小书从定案到出版,只用了短短的三个月,和出版社的文编做了些许的沟通讨论,只更动了几个因地域不同而难以理解的习惯用语。简体字版的《老伴儿》就要和大陆的读者见面了。
《老伴儿》繁体字版第一版出书的时候,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感动和太多的感恩。同时有些歉然,觉得为了满足个人的一点私欲,浪费了一点资源。没想到,出书后,反响不错,回应也很多。更让许多年长的读者一买就是十本、二十本,作为存书,预备送给年轻朋友作为结婚时的礼物。还有,年轻的读者会买来送给父母双亲。再有,我也一直认为:各种情感关系,兴趣爱好,学养风范,胸襟视野都必需从年轻时开始培养积累,到了老年时,才有可能享有金色的年华。
这本小书是我和老伴儿携手将近五十年生活和情感点滴的分享,加上亲友们的一些溢美之词。但愿,能带给青年或年长的读者朋友们一小段甜蜜温馨的时刻。
2008.10.25
后记:
从小到长大,说真的,我似乎没有真正仔细地观察或体会爸妈之间的感情。唯一感受到的是他们不怎么吵架,对大部分的事情看法都一致,让我们孩子无法“挑拨离间”。
这一年来每个月在《宇宙光》杂志上看到妈写的专栏《老伴儿》,像家书一样,细说她与爸情意绵绵的恋爱故事。
看到他们之间淳厚的默契和那些尽在不言中的柔情,虽然有些似曾听他们提起过,但常常还是免不了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些泪水夹杂着惭愧、希望及心动:惭愧我多年来用心看到的太少;希望是在这个急功近利、情欲横流、现实多于真情的时代,能多一点爸妈这样的恋情;心动则是目睹了他们四十年来不断地在了解、接受并欣赏对方。
说实在的,看《老伴儿》,远不如亲身体验“老伴儿”。
有一阵子因为业务上的需要,我常到北京出差。到了北京当然是住在爸妈那儿——我们家的人都称之为“咱们家”。
还记得第一次踏入圆明园旁边爸妈刚布置好的房子里,进入眼帘的便是清新雅致一尘不染的客厅,茶几下摆着各类报纸杂志,墙上挂了一些全家福的照片及书法字画,落地窗前的几盆盛开的盆栽,鲜花明媚地温暖了整个房间,也像是在欢迎我这个从美国来的家人。自己把行李拿到书房放下,不经心地看到书架上各式各类的书,除了可预料到的中国古典文学及属灵书籍,另外居然还有刚出版的小说传记,最让我惊讶的是还有几本讲高科技、企业管理的书。那时我突然想起爸妈以前常说的一句话:“父母要跟孩子一块儿长大。”为了要跟孩子们有共同的语言,无论是书籍还是娱乐,爸妈涉猎各类题材,我们学什么他们也跟着学什么,真是用心良苦。此时我倒是有更深一层的体会:由于爸妈一直都跟着时代走,吸取新的知识、思维,因此他们二老之间的话题层出不穷、活泼新鲜。
正当我沉醉在体会爸妈他们退休后朴实生活中的丰富时,妈已在叫“吃饭了”,这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听的一句话!走进饭厅,桌上摆的是一碗香喷喷的排骨汤面,外加几盘道地的北京酱菜、凉拌小黄瓜,还有芝麻烧饼。
一边品尝妈特地为儿子准备的菜肴,一边畅聊北京好吃好玩的地方。饭后,妈同时又端出了有北京风味的糕点水果,爸也顾念我旅途劳累,抢着去洗了碗。本以为爸妈在北京生活会很孤单很辛苦,此时我感觉到,他们现在好像比在美国时,生活要更充实,脚步也更一致。
我每次去北京出差为期都只有两三天,白天办公,晚上跟爸妈看戏、谈古论今、吃一些有地方风味的馆子。
如有幸碰上周末当然也免不了一起做个家庭礼拜。看到爸妈同心同行走信心之路,用他们的晚年为中国现代化贡献一些“精神粮食”,我心中既是愧疚又是感动,当然更多是赞美。
吃过玩过聊过,不知不觉到了该走的时候。好几次跟爸妈道别眼睛都是湿湿的,离别的伤感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大半的眼泪是因为这几天沐浴着他们二老之间那样温馨、诚挚、自然流露的情感,好像从我懂事到现在都未曾间断。
载我去机场的车已缓缓离开,透过泪水看见爸搂着妈模糊的身影,我默默地感谢主给他们的这份祝福,也谢谢爸妈这对“老伴儿”,给我们这代年轻人,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车平稳地在五环高速公路上行驶。朝阳此时正洒在北京的大地上。
文摘:
三十一封情书
一天和朋友们聊天,聊到了写信,现代人真的好像没什么人在写信了,连我自己原本认为手写文字最为真实的人,都很少写了。偶尔接到远处年长的亲友来信时,只要马上拨一通长途电话,告知信收到了并顺便聊上两句,就算完成了回信的责任。绝大多数的亲友更是靠电话、电子邮件联系,遇到生日、节庆等,也只是一通电话或电子贺卡,这并不是说不好,只不过总觉得失落了些什么。我突然问朋友,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写“情书”了?大家都答不上来,只告诉我,年轻的情侣们,现在一天不知要发多少回手机短信,好像没人写情书了。唉!到底过去了多少年日?怎么变了人间?
想起当年我和老伴儿谈恋爱的时光,一般家中都还很少有电话。只有靠办公室的电话,白天在办公室通一次电话,只是为了听到彼此的声音,办公场所不可能长谈,最宝贵的是靠晚上回到家中,彼此把一天的思念和所见、所想都写下来,等到再见面时,交换日记式的书信,一起阅读,几年下来,读懂了对方的心、读懂了对方的情,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对方的“人”。
婚后天天生活在一起,只偶尔写张纸条或卡片什么的。第二年就生下大儿子,再过一年又怀了老二,当然就更难动笔了。现在的老伴儿,当年的退役后备军官,当时接到“国家军官教育召集令”,要赴台中成功岭受训一个月。这是我们婚后第一次离别,有不舍、有不安、有牵挂,但军令如山,很悲壮地送他上了火车。
刚刚体会了一夜没有男主人在家的日子,第二天下午,邮差敲门送来一封“限时专送”,是夫君从军营中寄出的第一封报平安的信,信纸的空白处,画了一列火车从台北开往台中方向,这幅小图是要给一岁多的儿子看的,儿子就说:“呜!爸爸走了。”薄薄的信纸,厚厚的深情,读来心酸酸地流下了几滴泪水!接着第二天、第三天……每天一封“限时专送”几乎准时送到家门,信是给娇妻看的、图画是给儿子看的。夫君算得上多才多艺,最差的就算是画画了。不记得到了第几天,爸爸说画的是一只小鸟,儿子却说是蜘蛛。爸爸说再不回去,也江郎才尽了!说快不快的一个月过去了,当我带着儿子到火车站把爸爸接回家的时候,收到了从成功岭发出的第三十一封情书。最后的一封信写的是迫切归家的心情,画里一列火车朝相反的方向,从台中开向台北,儿子看了说:“呜!爸爸回家了!”
这三十一封情书的重量,绝不是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所能替代的。后来,从一同受训的朋友口中知道,每当训练后的休息时间,大伙儿打球、打牌时,就看这位同胞埋头写信,大家以为这小子正在热恋中,没想到每天写情书的人已快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于是封给他一个雅号“情圣”。
这位“情圣”与我共度四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到如今,我最感激的是他几十年来给我的安全感!最铭感肺腑的是他一生的忠诚!最温暖的是分别时,情话绵绵,情书未断!
商品属性 [作者] 廖美惠 [出版社] 宇宙光(台湾) [图书书号/ISBN] 9789577272430 [图书页数] 168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宽 13.50cm X 高 19.50cm) [所属分类] 婚姻,家庭, 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