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人书楼出版:属灵书系列 > 神学丛书 > 《大学》与《圣经》心得(50%折扣)
《大学》与《圣经》心得(50%折扣)

《大学》与《圣经》心得(50%折扣)

prev next

  • 商品货号:ECS000981
    商品库存: 999
  • 商品品牌:郑国治博士著作
    商品重量:340克
  • 上架时间:2018-02-06
    商品点击数:1501
  • 本店售价:RM7.50
    注册用户:RM7.50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 商品总价:
  • 购买数量:

商品描述:

商品属性

 

(本书原价 RM 15.00 - 50%折扣 = RM 7.50)

 

 

 

 

 

线上试读


作者简介

 

郑国治博士Dr. David Hock Tey

1939年出生於马来西亚,祖籍福建永春,现旅居美国.早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系,获商学士。後赴美深造,毕业于国际学园传道会国际神学院,获圣经学硕士及道学硕士;又于美西保守浸信会神学院进修,获教牧学博士。郑博士是马来西亚学园传道会创始人兼首任会长 (1968-1986)。现任国际学园传道会:美国华人事工会长,国际华人佈道团主席,21世纪美国华人福音遍传主席, 曾蒙邀请为陕西师範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名誉教授与顾问。他足迹遍及北美洲、欧洲、澳洲、亚洲及中国等叁十馀国,曾於三百多个城市主领中国文化与基督教专题讲座、神学讲座、教牧退修会、导师讲习会、培灵佈道大会、差传年会、个人佈道训练会、深度佈道训练等,撼动过数百万人的心灵。

 

 

内容:

本书主要根据《大学》所有的十篇精华的内容,和《圣经》的启示,阐释:明德之道、新民之道、至善之道、本末之道、格物致知之道、诚意之道、正心修身之道、修身齐家之道、齐家治国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中重要的义理,是古今常存、中外恒守的。尤其对“本质”的探索,更是忙碌的现代人所该知道的。


目录: 


4

一. 明德之道 5

二. 新民之道 29

三. 至善之道 38

四. 本末之道 55

五. 格物致知之道 66

六. 诚意之道 70

七. 正心修身之道 76

八. 修身齐家之道 85

九. 齐家治国之道 91

十. 治国平天下之道 100

附录 一《大学》原文 123

附录 二圣经书名及简称 129



序:


宋朝大学者程子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一本不被历史淘汰而能存留两千多年的著作,肯定有其历史不可磨灭的价值,和现代的意义。旧约圣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每天有十几亿的人在诵读,有无数的学者专家,穷毕生之力在研究,肯定对人生永恒的意义,有其深远的影响。我写:《大学》与《圣经》心得,目的不是提倡复古,而是探索其中珍贵的奥义,寻找为人行事,待人接物,树立德性,更新生命,齐家治国的实际途径;丰富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活得更多姿多彩;使我们有如朝露的生命,能扎根于永恒。

本书主要根据《大学》所有的十篇精华的内容,和《圣经》的启示,阐释:明德之道、新民之道、至善之道、本末之道、格物致知之道、诚意之道、正心修身之道、修身齐家之道、齐家治国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中重要的义理,是古今常存、中外恒守的。尤其对“本质”的探索,更是忙碌的现代人所该知道的。

希望本书能丰泽你的知识,提升你的思想,使你的生命更有活力,生活更有毅力,人生更有方向,对人类社会更有贡献!

承蒙孟子第七十代裔孙,孟广志兄校正,谨此致谢。


郑国治序于 美国 洛杉矶2007年9月



试读:


一. 明德之道

   

宋朝的理学家程子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经文》) 


大学,是周朝时代,国家所设立的最高学府。但《大学》这本书,是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言论,由他的学生所记述的一本书,是四书的第一本。古代科举考试,《大学》是必修科。


一本不被历史淘汰,而能存留二千五百年的书,肯定是一本非常有意义有内容的书。它普遍被教育界和思想界所重视,必有其高深的哲理和价值;它对现代人的生活与人生观具有无限的影响力,可促进家庭和夫妻的关系更和睦。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到要明白光明磊落的品德。但在现实的社会中,人追求的不是怎样明白光明的德性,怎样提高人的道德标准;而是不择手段,想怎样多榨一些钱,多得一些物质的享受。


我从报纸读到一条有趣而震撼国际媒体的新闻。即索赔5400万美元一条裤子的官司。美国华府一位律师出身的行政法官皮尔

 (Roy2Pearson),控告一家干洗店的韩裔店主,因丢失了他的一条裤子,并“狮子大开口”,求偿5400万美元的天价。使这场官司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皮尔逊也因此成为滥用司法制度的美国象征。


为什么可索赔5400万美元?自以为懂得法律的皮尔逊,振振有词的表示,因为这家洗衣店挂出“保证满意”的牌子,违法欺骗消费者。他根据华盛顿特区(DC)保护消费者法,每天应课以罚款1500美元的规定。后来他又加上“精神受损”,损失大笔调查和诉讼费用,浪费在诉讼上的时间损失,更是无法估计,包括花费至少一千小时,而且他对洗衣店不满意,以后必须找更远的洗衣店。又加上他没有车,每个周末必须租车送衣服去其它洗衣店清洗,租车费1万5千美元,种种的理由,前前后后1200个日子,都要洗衣店赔偿。所以要的是天文数字。

这场官司起源是皮尔逊把几条西装裤送到这家干洗店,请店主修改,修改费是10.50美元。皮尔逊事后说,店主送回的裤子有一条不是他早先送去的,因而兴讼控告对方欺骗。


一开始,店主忍痛认赔1150美元,皮尔逊几个月后再找来律师交涉,店主再同意赔偿金提高到3000美元。又增到4600美元,但皮尔逊仍不满意。


但是,华盛顿特区高等法院法官茱迪丝‧巴特诺夫(Judith2Bartnoff)裁决,皮尔逊未能证明干洗店送还的裤子不是他的。这家店没有违反华府特区的保护消费者法。她写道:“一个讲理的顾客不会把‘保证满意’解释为:商家必须满足顾客的无理要求,商家既使有争辩的理由,也必须同意顾客的要求。”最后宣判,洗衣店免赔。


此案裁决之后,传遍全世界。乔治亚城大学(Georgetown2University)法学教授罗斯丹(Paul2Rothstein)说:


“这个案子让美国司法体系,在世人面前丢脸。更令人生气的是,兴讼者是一位律师出身的法官。”


华盛顿邮报网站的评论,多支持法官的裁决,谴责原告皮尔逊的贪婪、无耻和愚蠢,为干洗店韩裔店主洗雪罪名表示欣慰。


皮尔逊为什么会落到如此贪婪的地步?因为他不知道孔子所说:“明明德”!“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上至统治者,下至小老百姓;甚至最亲密的家人,或夫妻都要“明明德”。有光明磊落的德性,家庭才会和睦同居,夫妻才不会越轨,法庭才会有公义,社会才会有和平,国家才会有进步!


道德是一国之本,老百姓无道德,人民就会作乱;官员无道德,就会贪腐;统治者无道德,就会鱼肉百姓。罗马帝国的崩溃,就是内部先腐化,失去道德的标准!


但,怎样才能“明明德”?


孔子根据书经康告篇说:“克明德”。就是说:“要能彰显光明的德性。”在此孔子不强调财富、名誉、地位、权柄,而是注重光明的德性。因为德性是人生命的内涵,人的素质。孔子看重人格的塑造,远胜于外在的财富、名誉、地位、权柄。但世人劳劳碌碌,却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内在却是一片苍白和虚空。


孔子又用《书经》太甲篇说:“顾諟天之明命”。就是说:“要顾到上天所赐给我光明的命令。”孔子从人的层面向上提高到 “天”的层面,表示单有人的道德标准还不够,还要有“上天”的圣洁光明的命令与原则。换句话说,人不但要有“人德”,还要以“天德”为楷模。


孔子所言之“天”,是有位格的“天”,他能赐人光明的命令,是有意志、思想、感情的,是能有行动的。圣经在这方面阐释的非常清楚.

孔子又引用《书经》尧典说:“‘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就是说:“要能明白最大的德性。”这三篇的内容,都说到要使自己能明白光明的德性。古代的圣贤注重怎样使自己有光明的德性,成为正人君子。现代的人,尤其是商家,以利润挂帅,面临激烈竞争时,往往有不择手段的作法,于是毒奶粉、毒肉包、假鸡蛋、甚至玩具、牙膏、以至海产品都含有危害人体健康毒素。难道这是社会的常态吗?或是一个变态的社会?我们彷佛是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明德”之道似乎距离我们现实的生活太遥远了。我们当怎样才能实践 “明德之道”?且看《圣经》怎样说?


《圣经》是上帝启示的一本书,旧约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全球每天有十几亿的人,天天读这本《圣经》。它对人类生命的方向有明确的指示,对道德的指针有不变的准则。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或译:凡上帝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3:16-17)

中国人常说:“开卷有益”。增广贤文说:“有书不读子孙愚。”我套用这句话说:“有《圣经》不读灵命愚。”当我读高中三时,有一位童子军总监,送我一本《圣经》,内中提了两行字:“勤觅经言,内有永生。”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哲学家会问:“道德的本质是什么?道德的来源在那里?”万物都有其本源。万物都是上帝造的。儒家说:“天生万物”。老子说:“道为万物之奥”。《圣经》说:“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造的。”(约1:1-3)


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所以人的意志、思想、感情、德性也是上帝所赋予的,都是美好的。非常的可惜,当人类坚持己见,以自由意志抗拒“上帝的明命”,人就墯落了,人以人为本,人的“德性”只有相对性的标准,而缺乏绝对性的准则。于是产生各种错综复杂的观点,争相为利,而忘记当行的义。上帝是善的本体,只有上帝的善德,是绝对永恒不变的。因为上帝是自有永有,自存自在的。由此可知,上帝不但是善德的来源,也是真、善、美的本体。


《圣经》说:“上帝本为善,的慈爱永远长存!”(代下7:3)

“上帝是良善正直的,所以必指示罪人走正路。”(诗25:8)


上帝的属性是善的,祂是善的本体。所以祂的美德善言当遍传天下,为世人所共同遵行,社会就会更和平稳定。


 

 

 

(本书原价 RM 15.00 - 50%折扣 = RM 7.50)

 

 

 

 

 

线上试读


作者简介

 

郑国治博士Dr. David Hock Tey

1939年出生於马来西亚,祖籍福建永春,现旅居美国.早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系,获商学士。後赴美深造,毕业于国际学园传道会国际神学院,获圣经学硕士及道学硕士;又于美西保守浸信会神学院进修,获教牧学博士。郑博士是马来西亚学园传道会创始人兼首任会长 (1968-1986)。现任国际学园传道会:美国华人事工会长,国际华人佈道团主席,21世纪美国华人福音遍传主席, 曾蒙邀请为陕西师範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名誉教授与顾问。他足迹遍及北美洲、欧洲、澳洲、亚洲及中国等叁十馀国,曾於三百多个城市主领中国文化与基督教专题讲座、神学讲座、教牧退修会、导师讲习会、培灵佈道大会、差传年会、个人佈道训练会、深度佈道训练等,撼动过数百万人的心灵。

 

 

内容:

本书主要根据《大学》所有的十篇精华的内容,和《圣经》的启示,阐释:明德之道、新民之道、至善之道、本末之道、格物致知之道、诚意之道、正心修身之道、修身齐家之道、齐家治国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中重要的义理,是古今常存、中外恒守的。尤其对“本质”的探索,更是忙碌的现代人所该知道的。


目录: 


4

一. 明德之道 5

二. 新民之道 29

三. 至善之道 38

四. 本末之道 55

五. 格物致知之道 66

六. 诚意之道 70

七. 正心修身之道 76

八. 修身齐家之道 85

九. 齐家治国之道 91

十. 治国平天下之道 100

附录 一《大学》原文 123

附录 二圣经书名及简称 129



序:


宋朝大学者程子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一本不被历史淘汰而能存留两千多年的著作,肯定有其历史不可磨灭的价值,和现代的意义。旧约圣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每天有十几亿的人在诵读,有无数的学者专家,穷毕生之力在研究,肯定对人生永恒的意义,有其深远的影响。我写:《大学》与《圣经》心得,目的不是提倡复古,而是探索其中珍贵的奥义,寻找为人行事,待人接物,树立德性,更新生命,齐家治国的实际途径;丰富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活得更多姿多彩;使我们有如朝露的生命,能扎根于永恒。

本书主要根据《大学》所有的十篇精华的内容,和《圣经》的启示,阐释:明德之道、新民之道、至善之道、本末之道、格物致知之道、诚意之道、正心修身之道、修身齐家之道、齐家治国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中重要的义理,是古今常存、中外恒守的。尤其对“本质”的探索,更是忙碌的现代人所该知道的。

希望本书能丰泽你的知识,提升你的思想,使你的生命更有活力,生活更有毅力,人生更有方向,对人类社会更有贡献!

承蒙孟子第七十代裔孙,孟广志兄校正,谨此致谢。


郑国治序于 美国 洛杉矶2007年9月



试读:


一. 明德之道

   

宋朝的理学家程子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经文》) 


大学,是周朝时代,国家所设立的最高学府。但《大学》这本书,是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言论,由他的学生所记述的一本书,是四书的第一本。古代科举考试,《大学》是必修科。


一本不被历史淘汰,而能存留二千五百年的书,肯定是一本非常有意义有内容的书。它普遍被教育界和思想界所重视,必有其高深的哲理和价值;它对现代人的生活与人生观具有无限的影响力,可促进家庭和夫妻的关系更和睦。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到要明白光明磊落的品德。但在现实的社会中,人追求的不是怎样明白光明的德性,怎样提高人的道德标准;而是不择手段,想怎样多榨一些钱,多得一些物质的享受。


我从报纸读到一条有趣而震撼国际媒体的新闻。即索赔5400万美元一条裤子的官司。美国华府一位律师出身的行政法官皮尔

 (Roy2Pearson),控告一家干洗店的韩裔店主,因丢失了他的一条裤子,并“狮子大开口”,求偿5400万美元的天价。使这场官司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皮尔逊也因此成为滥用司法制度的美国象征。


为什么可索赔5400万美元?自以为懂得法律的皮尔逊,振振有词的表示,因为这家洗衣店挂出“保证满意”的牌子,违法欺骗消费者。他根据华盛顿特区(DC)保护消费者法,每天应课以罚款1500美元的规定。后来他又加上“精神受损”,损失大笔调查和诉讼费用,浪费在诉讼上的时间损失,更是无法估计,包括花费至少一千小时,而且他对洗衣店不满意,以后必须找更远的洗衣店。又加上他没有车,每个周末必须租车送衣服去其它洗衣店清洗,租车费1万5千美元,种种的理由,前前后后1200个日子,都要洗衣店赔偿。所以要的是天文数字。

这场官司起源是皮尔逊把几条西装裤送到这家干洗店,请店主修改,修改费是10.50美元。皮尔逊事后说,店主送回的裤子有一条不是他早先送去的,因而兴讼控告对方欺骗。


一开始,店主忍痛认赔1150美元,皮尔逊几个月后再找来律师交涉,店主再同意赔偿金提高到3000美元。又增到4600美元,但皮尔逊仍不满意。


但是,华盛顿特区高等法院法官茱迪丝‧巴特诺夫(Judith2Bartnoff)裁决,皮尔逊未能证明干洗店送还的裤子不是他的。这家店没有违反华府特区的保护消费者法。她写道:“一个讲理的顾客不会把‘保证满意’解释为:商家必须满足顾客的无理要求,商家既使有争辩的理由,也必须同意顾客的要求。”最后宣判,洗衣店免赔。


此案裁决之后,传遍全世界。乔治亚城大学(Georgetown2University)法学教授罗斯丹(Paul2Rothstein)说:


“这个案子让美国司法体系,在世人面前丢脸。更令人生气的是,兴讼者是一位律师出身的法官。”


华盛顿邮报网站的评论,多支持法官的裁决,谴责原告皮尔逊的贪婪、无耻和愚蠢,为干洗店韩裔店主洗雪罪名表示欣慰。


皮尔逊为什么会落到如此贪婪的地步?因为他不知道孔子所说:“明明德”!“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上至统治者,下至小老百姓;甚至最亲密的家人,或夫妻都要“明明德”。有光明磊落的德性,家庭才会和睦同居,夫妻才不会越轨,法庭才会有公义,社会才会有和平,国家才会有进步!


道德是一国之本,老百姓无道德,人民就会作乱;官员无道德,就会贪腐;统治者无道德,就会鱼肉百姓。罗马帝国的崩溃,就是内部先腐化,失去道德的标准!


但,怎样才能“明明德”?


孔子根据书经康告篇说:“克明德”。就是说:“要能彰显光明的德性。”在此孔子不强调财富、名誉、地位、权柄,而是注重光明的德性。因为德性是人生命的内涵,人的素质。孔子看重人格的塑造,远胜于外在的财富、名誉、地位、权柄。但世人劳劳碌碌,却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内在却是一片苍白和虚空。


孔子又用《书经》太甲篇说:“顾諟天之明命”。就是说:“要顾到上天所赐给我光明的命令。”孔子从人的层面向上提高到 “天”的层面,表示单有人的道德标准还不够,还要有“上天”的圣洁光明的命令与原则。换句话说,人不但要有“人德”,还要以“天德”为楷模。


孔子所言之“天”,是有位格的“天”,他能赐人光明的命令,是有意志、思想、感情的,是能有行动的。圣经在这方面阐释的非常清楚.

孔子又引用《书经》尧典说:“‘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就是说:“要能明白最大的德性。”这三篇的内容,都说到要使自己能明白光明的德性。古代的圣贤注重怎样使自己有光明的德性,成为正人君子。现代的人,尤其是商家,以利润挂帅,面临激烈竞争时,往往有不择手段的作法,于是毒奶粉、毒肉包、假鸡蛋、甚至玩具、牙膏、以至海产品都含有危害人体健康毒素。难道这是社会的常态吗?或是一个变态的社会?我们彷佛是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明德”之道似乎距离我们现实的生活太遥远了。我们当怎样才能实践 “明德之道”?且看《圣经》怎样说?


《圣经》是上帝启示的一本书,旧约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全球每天有十几亿的人,天天读这本《圣经》。它对人类生命的方向有明确的指示,对道德的指针有不变的准则。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或译:凡上帝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3:16-17)

中国人常说:“开卷有益”。增广贤文说:“有书不读子孙愚。”我套用这句话说:“有《圣经》不读灵命愚。”当我读高中三时,有一位童子军总监,送我一本《圣经》,内中提了两行字:“勤觅经言,内有永生。”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哲学家会问:“道德的本质是什么?道德的来源在那里?”万物都有其本源。万物都是上帝造的。儒家说:“天生万物”。老子说:“道为万物之奥”。《圣经》说:“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造的。”(约1:1-3)


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所以人的意志、思想、感情、德性也是上帝所赋予的,都是美好的。非常的可惜,当人类坚持己见,以自由意志抗拒“上帝的明命”,人就墯落了,人以人为本,人的“德性”只有相对性的标准,而缺乏绝对性的准则。于是产生各种错综复杂的观点,争相为利,而忘记当行的义。上帝是善的本体,只有上帝的善德,是绝对永恒不变的。因为上帝是自有永有,自存自在的。由此可知,上帝不但是善德的来源,也是真、善、美的本体。


《圣经》说:“上帝本为善,的慈爱永远长存!”(代下7:3)

“上帝是良善正直的,所以必指示罪人走正路。”(诗25:8)


上帝的属性是善的,祂是善的本体。所以祂的美德善言当遍传天下,为世人所共同遵行,社会就会更和平稳定。


 

 

商品属性
[作者] 郑国治
[出版社] 人人书楼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MB0213
[出版日期] 2014年5月
[图书页数] 164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14.8cm X 21cm
[版次] 第二版
[所属分类] 问答丛书

商品标签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正在处理您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