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alan Rosmerah 2/11, Taman Johor Jay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Fax: +607-351-2468 Tel: +607-358-2468 E-mail: peoplebookhouse@gmail.com, vwx9898@126.com
共执行 81 个查询,用时 0.059937 秒,在线 27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1.819 MB
Powered by ECShop v2.7.3
* 凡订此书者,请成交订购单,本店将查询是否有存货,后以电话或电邮的方式联络您,确认后在付款。
作者简介:
李鸿志
文化大学理学士、台湾浸信会神学院道学硕士。牧会於台北木栅浸信会七年、中国学园传道会五年,现为专职文字牧师。
常在单亲协会、更生团契、基督徒工商协会(CBMC)、真善美生活讲座、国际读经会、浸会北区同工会、BSF担任志工。
著作简介:
1.《结交朋友》与叁十一位有好品格的人作朋友,将带来生命难以想像的启发。
2. 《珍爱灵修365》本土版的「荒漠甘泉」,不同於欧美风格,值得细细品味。
3. 《关心你的下一代》叁十二篇重要信念,可帮助两代一起越过信仰的摸索期。
4. 《男人,你是有脊椎的动物》荣获2007年金书奖第二名,可帮助女人更认识男人、男人更认识自己。
目录:
一、学习品格:谦卑──辛傑瑞的生命故事
二、学习品格:怜悯──莊濬祥的生命故事
叁、学习品格:专注──游川益的生命故事
四、学习品格:勇敢──刘金魁的生命故事
五、学习品格:顺服──汤荣傑的生命故事
六、学习品格:机警──林信雄的生命故事
七、学习品格:感恩──谢玉莲的生命故事
八、学习品格:温柔──陈秀诊的生命故事
九、学习品格:创意──刘哲基的生命故事
十、学习品格:美德──张军令的生命故事
十一、学习品格:信心──尹奇恩的生命故事
十二、学习品格:真爱──林金入的生命故事
十三、学习品格:诚恳──林顶宇的生命故事
十四、学习品格:智慧──孙百勤的生命故事
十五、学习品格:喜乐──郑芝羚的生命故事
十六、学习品格:明辨──莊明智的生命故事
十七、学习品格:决心──李鹏的生命故事
十八、学习品格:忠诚──林金捷的生命故事
十九、学习品格:慷慨──颜水晶的生命故事
二十、学习品格:饶恕──游妈妈的生命故事
内容:
本书以个人真实的生命经历诉说好品格之可贵,全书包括20篇真挚感人的故事及20种值得学习的好品格,例如谦卑、怜悯、勇敢、感恩、信心、喜乐、饶恕等等。有的人深陷毒瘾无法自拔,有的曾经经营地下钱莊,有的遭逢意外丧子之痛,但都因著上帝的恩典而大大地改变他们的人生,并因而培养出新生的好品格。每一个故事都令人讚叹上帝丰富又奇妙的慈爱。
本书特色
定睛在好品格上永远不会令我们後悔,这也是我们终身长进的目标。杜斯妥耶夫斯基曾说:「人们後半部的生命是由其前半部的习惯而来。」把默想品格变成习惯,相信这些内容一定会影响我们成为一位好品格的人。本书作者亲自访问20位战胜命运的人 从他们身上发现各有值得学习的好品格,20篇真人实事的感人故事激励读者羡慕好品格,与好品格作朋友。
热烈推荐:
本书的作者亲身访问了廿位彷彿从死里复活、并战胜悲惨命运的人。他们的经验无论对孩子或成人都有相当鼓励的作用;而且这些悔改者所流露的品格,也正是基督赋予他们的新生命。(王建(火宣) 监察院院长)
培养员工建立好品格是我们的目标,因为品格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在最艰难时刻仍能表现出好品格,对自己或整体都是相当有益的。相信持续做对的事,并从生命中展现高尚的美德,至终一定会赢得自己和上帝的掌声。(陈定川 永光化工集团创办人)
正如圣洁之光穿透黑暗一样,好品格也将带我们进入永恒的盼望。这本书给我有许多的启示,相信不论是个人、家庭、学校,甚至企业一起来阅读也都会有很大的助益。(陈鸿基 台湾大学EMBA执行长)
作者的话:
品格是默想的教育
李鸿志牧师
圣经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捨己,要用水藉著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得知这节圣经的意义後,廿年前我便把此应用在自己的婚姻上。记得当时出门前,我都会把自己每日灵修化作一篇「道」跟妻子分享,好效法基督如何爱教会──用水藉著道把教会洗净。然而廿年过去了,该讲的道都讲了,该听的也听了不少,但说者不一定去做、听者也不一定遵行;愿不愿意行都存乎一心、决於当下自己的决定。这让我领悟到平时所记的多寡,和默想内容的良窳皆会影响我们的决定。因此廿年後的今天,起床後我和妻子便各自预备两节圣经,再一起同心祷告,因为直接让上帝的话语来影响我们,比单单听道要好。
编纂英国大辞典的山姆.强生(Samuel Johnson)曾说:「人类不需要甚麽教导,却需要提醒。」提醒,跟我们的内含有关;我们的内含是甚麽就会提醒我们甚麽。
品格教育是教导不来的,而是内在默想的结果。常默想,就能内化成自己的,不默想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正如 蒋勳 教授所说的:「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做,这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但这种虚假的表演,总有一天一定会被跟随者拆穿的。
默想品格内容就是一种自我提醒,好比背下培基文教基金会所出版的四十九种品格,天天藉此提醒,便能随时自我评估并审视自己是用何种态度与人应对。因此记住品格内容,并经常背诵给对方听,会是最好的品格教育之一。
得著好品格的另一种方法乃从榜样中学习。世上谁是最值得我们效法的?正是那些有好品格的人。看到别人的好品格时,会激发我们去思想为何他们可以,我们还相距甚远?从而便刺激我们去探索品格的来源到底从何而来。
其实「品格」这个字内含很丰富的意义,正如希伯来书一章2节所说:「基督是神荣耀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真像」的希腊文就是「Character」;这意思是,越靠近品格,我们就越像基督。这正是上帝的旨意,祂要每个跟随基督的人都学像基督。保罗说:「因为祂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祂儿子的模样,使祂儿子在许多弟兄中做长子。」(罗马书八章29节)
好品格乃从基督而来,这是可以證明的。好比本书第廿篇游妈妈的故事,她以丧子的代价唤醒了一个杀死独子的罪人悔改,从而得著彷如「死而复活」的孩子回来一样。这正是上帝差遣耶稣到地上来为罪人死的翻版。从此我们便得知宽恕的品格最初乃源於耶稣。所以不论是谁若经历了宽恕与被宽恕,一定都能肯定这些品格的最起点乃源於耶稣的爱。
是的,正是耶稣的爱丰富了每个人的生命,这是一段奇妙之旅。好像本书里廿个主人翁的生命故事,他们因经历了悔改,生命便浮现出许多美好的品格;也因著他们真诚向上帝认罪,这些好品格便也一生钉牢在他们身上。在世上我们若认识越多这样的故事,就越能丰富我们的生命。
我们需要认识这些因耶稣而改变的生命,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得著深度的启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覆辙。这正是阅读所带来的益处,阅读是一把钥匙,把我们的眼光与视野都拉到更远之地。要确信,认识别人不同的经历,可以扩展我们视野、强化我们的深度,这是值得投资的。
高维理(Bill Gothard)曾说:「人的美醜不是决定於外表,而是内在的品格。」一个人内在拥有仁慈、宽恕、慷慨、纯洁的品格,远比只看重外表更好。正如箴言叁十一章30节所说:「豔丽是虚假的、美荣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讚。」心中敬畏耶和华的人,对人就有尊重和温柔;反之,为了追求虚浮而出卖朋友者,所产生的常是鄙视与愤怒。
因此定睛在好品格上是永远不会令我们後悔的,这也是我们终身长进的目标。杜斯妥耶夫斯基曾说:「人们後半部的生命是由其前半部的习惯而来。」把默想品格变成习惯,相信这些默想的内容一定会影响我们成为一位好品格的人。
商品属性 [作者] 李鸿志 [出版社] 道声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9869735950 [图书页数] 216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宽 14.9cm X 高 21cm) [所属分类] 基督教/传记见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