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alan Rosmerah 2/11, Taman Johor Jay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Fax: +607-351-2468 Tel: +607-358-2468 E-mail: peoplebookhouse@gmail.com, vwx9898@126.com
共执行 81 个查询,用时 0.066341 秒,在线 115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1.802 MB
Powered by ECShop v2.7.3
* 凡订此书者,请成交订购单,本店将查询是否有存货,后以电话或电邮的方式联络您,确认后在付款。
作者简介
作者史提夫.比利(Steve R. Bierly),是美国艾奥瓦州赫尔市美国归正教会(American Reformed Church in Hull, Iowa)的牧者,与妻子德宝(Deborah)育有两名子女。
此书由经验丰富的中年牧者执笔,属於经验之谈,能有效帮助中小型教会牧者调节自己,以防耗尽。
本书主要是给予传道人灵性及情绪上的指引,以支援他们做好牧会事奉。教牧要好好带领教会,必先注重自己的灵性及情绪健康。作者服侍小教会多年,提出好些有用而健康的观点、价值和态度,对传道人及区牧大有帮助。
全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 描述耗尽的现象
第二部分 -- 提供解决办法,对症下药,建立正面的价值观。
马丁。路德曾经说过:「要逃避做传道人好像逃避地狱的火,因为它会烧你的屁股。」若你用心看作者在首二章里提到的许多故事、实例和对话,你将体会到地狱的火如何烧传道人的屁股,甚至真的可以烧死!你亦会明白,有时事奉到发狂效果一点也没有!
那出路何在?作者用更多的篇章,给予牧职智慧的提示、安慰和指导。这不是一部卓越牧养的天书(可能正要打破教会增长和成功领导的迷梦);却是一本 真人版牧者教练(Coach)的实战心得。使许多事奉的挫败者(至少我是),重拾牧职「召命」的希望、信心和爱。这书值得所有传道同工(特别是小型堂会新、旧牧人组成小组一起)研读,藉此打破事奉外壳的困窘,由自己回归到福音的基点,与群羊一起让主来牧养我们的生命!
谢龙邑牧师
基督教改革宗长老会爱加倍福音堂开拓牧师
中国宣道神学院「牧养神学」客座讲师
曾任万国宣道浸信联会总幹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本书对教牧而言,肯定会引发亲切和认同感。书中所提及的牧养实例,和牧者的内心感受都是不容置疑的,确实是一个小堂会牧者的经验之谈。
现代女作家冰心对生活中的磨练有这样的体会:“浪花愈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乐也愈大。”而作者史提夫。比利就是将他牧养小堂会的境遇,正面并积极的化为牧养的智慧和模式。
潘志光牧师
长老会灵恩堂主理牧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书的作者有丰富的牧会经验,把小教会牧者的心声,描绘的淋漓尽致,让小教会的牧者得到极大的鼓励和启发。也可从中吸取经验,不至复蹈前辙,而能荣神益人。
陈有敬牧师
恩群福音堂
新书推介会
无论是1999 年抑或是2004教新教会普查报告也好,十年研究也在在突显了一个事实──教牧同工转职比率相当惊人,无论从七成(820间,占69.5%)堂会在五年间曾有教牧同工转职的数字来看,或是从受薪教牧同工在五年间转换工场的人次来看(1999年1201人次,2004年1455人次),都反映出牧者转职离职的情况令人忧虑。
现今香港教会的牧者往往身兼多职:关顾、教导、行政。牧者心裏火热,但总有感到困倦的时候。如何让牧者事奉不致耗尽?这不单是牧者个人问题,也是长执和信徒应该关心的课题。
为了让牧者信徒更能了解牧者的心灵挣扎,福音證主协会在2011年7月25日(周一)於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 3E 活动区举行「实战领导系列──《事奉狂自救心法》新书推介会」;更邀得谢龙邑牧师(基督教改革宗长老会爱加倍福音堂开拓牧师)及林荣树牧师(香港宣教会恩磐堂主任牧师)分享,题目分别为:「自白篇──牧者心灵枯乾!有谁明瞭!」、「自救篇──小型教会事奉狂自救疗方」。
谢龙邑牧师用亲身经验,解释小堂会牧者和会友的关係像家人——甚至像「怪兽家长」和「港孩」,因而带来事奉的张力:会友认为,由圣经问题至影印机如何使用,牧者也需要掌握和解答。而且,最令牧者为难的是,只要有一只羊表达不满,牧者也可能彻夜难眠。面对这些张力,谢牧师提醒:牧者需要认识信徒,首重关係,要保持自己健康,不必要求自己掌握所有事。
林荣树牧师指出,根据2009年的统计,全港共有1200多间教会,而有900多间属於中小型堂会。由於香港文化贪多好大,令牧者容易自卑,最终使牧者慢慢丧失自我。面对这个情况,林牧师提醒:牧者需要了解大小教会各有特质、强弱,也被神所爱。牧者应该尽忠,发挥小堂会的强处。正因为大小教会各有特点,小堂会牧者不必与人比较,只要在个人事奉上精益求精就可以了。
牧者的责任是餵养群羊,但他们也会有心灵疲乏的时候;群羊又曾否记得给牧者一点温暖呢?本书副题开宗明义说「小堂会牧人自白」,其实不单小堂会牧人,信徒、组长、长执也可以从书中明白牧者的软弱。盼望《事奉狂自救心法》一书,能够直接或间接帮助牧者建立健康灵命,继而造就信徒。
福音證主协会 吕庆雄副总幹事(拓展)
这本页页有血有泪的小堂会牧者自白,以轻松的笔触道尽小堂会牧者的心声。他纵不能代表所有会友少於100人、孤身服侍、没有队工的牧者如何辛酸,也至少反映了美国小堂会小牧者的面貌及需要。不说不知,当我们大部份留意美国超大型教会的发展时,原来有90﹪的教会会友人数不足200人。
读这本《事奉狂自救心法——小堂会牧人自白》让我获益良多,如果我能在信主初年投入事奉时便读到有关的内容,也许我会更善待我的牧者!
我不重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但想提出叁方面的特色,也许这些特色不单能应用在牧者身上,也能应用在忙碌的平信徒事奉者身上:
1. 诚实面对自己:不论牧者或是信徒领袖,没有全能的人。要坦诚地面对自已的软弱,知道自己不足才有得救。事奉到耗尽并不是神的心意,而耗尽者往往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如能力、灵命、人际关係等方面的软弱。
2. 处理期望:不管是大堂会或是小堂会,最大的压力来源是不合理的期望。哪怕是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还是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若未能满足这些期望,抱怨带来的衝突及沮丧很容易把强人拉倒。
3. 可实践的方略:这本书的中文译名提到「自救心法」,的确,书中提到许多可实践的方法帮助牧者或事奉者,把事奉生命延续下去。作者还讨论到一些在华人教会视为禁忌的範围:牧者离职、性关係、处理麻烦人等都一一详述!而作者的建议,也算是考虑週详,值得参考。
书中处理不少华人教会甚少讨论的课题,事实上,不少华人教会建基於较为保守的神学立场,再加上中国文化的谦厚,不少问题未有正面面对,这本书正好补充了这些缺口。我甚至建议神学院把这本书列入教牧学的参考书之列。
商品属性 [作者] 史提夫‧比利 Steve R. Bierly [出版社] 美国证主协会 [图书书号/ISBN] C067029 [图书页数] 240 [图书规格] 14cm X 21cm [所属分类] 实战领导 领导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