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外版书(马中港台美) > 心灵辅导 > 倾听的艺术

浏览历史

倾听的艺术

倾听的艺术

prev next

  • 商品货号:9789863360193
    商品库存: 缺货
  • 商品重量:600克
  • 上架时间:2014-10-31
    商品点击数:1788
  • 本店售价:RM39.15
    注册用户:RM39.15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 商品总价:
  • 购买数量:

商品描述:

商品属性


* 凡订此书者,请成交订购单,本店将查询是否有存货,后以电话或电邮的方式联络您,确认后在付款。


作者简介


姜一洙

‧国际教练联盟暨韩国教练协会专业教练
‧国际认證 NLP Master Practitioner身心语言程序学高阶执行师
‧现为Dothis Coaching会长,东洋未来大学企管系兼任教授
於大学毕业之後,前後在现代汽车、BYC、三千里、好思想等营运前线,任职长达25年以上。在以IT为基础的资讯系统构造、ISO 9001/14001品质/环境经营体制构造、经营企划室、顾客援助总部、网路事业总部、以及管理总部等处担任首长期间,领悟到人与经营的核心为何。曾在亚洲大学企管研究所攻读 e-biz策略MBA,体会到领导力及沟通的重要性後,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针对教练一职进行研究与开发。目前他以”Positive Change Coaching Skill”的自我开发为基础,且以「增进个人幸福及组织成功的教练同伴,Dothis!」为标语,担任人生和事业的教练并进行讲座。此外也在大学里致力提携後进。著作有《眼光》等。


译者: 穆香怡
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毕。婚後旅居韩国数年,曾在延世大学和首尔教育大学研习韩语。曾荣获基督教雄善文学奖首奖。喜欢写作和翻译。译书有《如果没有财产,就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太雅出版)。

-------------------------------------------------------------------

内容:

学会聆听,教你十大沟通原则:
1.我和身边的人时常对话吗?
2.我是否努力除去对工作或对方的成见和偏见?
3.我能否在谈话中,与对方产生共鸣?
4.我是否表现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心?
5.我能否营造出有生产性对话?
6.我能否能客观掌握事实的状况?
7.我能否包容对方的情绪?
8.我能否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图?
9.我对於和我不同和差异的人,有什麽样想法?
10.我用什麽方式表达我想说的话?

沟通是每个人每天生活中会面临到的事,但却常常因为一句话讲得不好坏了气氛、搞砸了重要会议、使彼此关係僵持不下,而後悔不已。然而,交谈是要给予对方完全的注意力,重点是在於「听」,而不在於「说」,很多人在沟通中却急於著「说」,忘了去听对方的需要。「听」,不只是听字面上的意思,正确的倾听是要「好好地听,正确地听,用心去听」。如果能预备好心,好好去聆听对方的想法、感情或意图,就更能够达到圆融的沟通。

书中特别提到,带领人和团队的领袖及潜在领袖,应该如何提问、如何倾听、给予回馈,以及如何沟通。提问与倾听的态度也决定了接下来与对方的互动模式。不论你是什麽职业,本书都能帮助你知道如何赋予对方动机,带来改变和成长。此外,书中内容也十分适用於家人和朋友关係当中。


-------------------------------------------------------------------

目录:

第一章:何谓好的沟通
沟通不良是团队中最大的问题/从食古不化到成为最佳倾听者的贾伯斯/不是单方面下指令,而是双向沟通/建立平行的沟通模式/沟通可创造奇蹟,也可酿成悲剧/用正面的思想与人沟通/沟通中,用建议与邀请取代发号施令

第二章:除去内在的自我成见与偏见
开口前记得先省察自己/「事实」与「对事实的认知」之间的差异/放下成见与偏见,沟通会更顺畅/地位越高,越要谦卑,不要落入傲慢中/过多的恐惧与担忧,容易使人做错决定/愤怒会使你无法客观的倾听/人际关係中,自私会带来彼此更大的痛苦

章:善用同理心与倾听
会说话的祕诀在於倾听/沟通时,给对方完全的专注力/非语言比语言沟通更重要/聆听对方说话的态度有程度之分//无法同理倾听的原因/真正的同理心可带来双赢/给对方关注、倾听和回应

第四章:好的提问带来极大转变
提问具有特别的力量/好问题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同理倾听的提问原则/同理倾听的提问法/别让不好的提问法妨碍了沟通/正面的回馈可使人做得更好/发展性回馈带来行动的改变

第五章:建立有生产性的对话
生产性对话的沟通方式/引导对方自己找到答案/活用GROW过程/设定对话的主题和目标/掌握现实,确认障碍物/以资源为本,寻找方法/强化实践的意志力与责任感

第六章:掌握事实真相,调整思想误区
揪出思想误区,正视现实/确保事件的真实性/区分事实与判断的不同/自我推测与分析都可能与事实不同/不实的比较,容易扭曲事实/不要视为理所当然,要常表达感谢/从批评的声音中听出事实

第七章:包容对方的情绪
情绪的根本原因在情绪持有者身上/情绪是人际关係中的重要讯息/投身於令人开心的事物/帮助对方在悲伤中去面对现实/首先要找出并解决令对方害怕的真正原因/帮助对方在愤怒中认知差异并掌握需求/接纳对方的情绪,进而协助他改变行为

第八章:理解话语背後的需要与正面意图
所有行动都从需求出发/要有解决需求和控制需求的智慧/有愿景和目标,做事才有动力/要听懂潜藏在要求背後的需求是什麽/用提问句试著推测对方的需求/理解行动背後的正面意图是什麽/不满的声音提供了改善的机会

第九章:用对方的行为模式来进行沟通
看待性格的角度,决定该性格是优点或缺点/用学习的眼光去看与自己性格差异的人/肯定并接纳彼此间的差异/依照各人的人格特质,给予合适的职务/用对方的行为模式来进行沟通/适时的纾压,方式则因人而异/按照对方的性格特质来赋予动机

第十章:少指责,多表达自我观察与感受的表达法
寸舌能够引火自焚/意见不同可讨论,但不要争论/用最不伤害人的方式来表达想法/坦诚说出自己想要的/道歉,一个领袖的真心语言/透过故事来表达会更生动/如何运用说故事来传递讯息


-------------------------------------------------------------------

内文:

聆听对方说话的态度有程度之分

交谈时,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达成的沟通却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於听者的「聆听态度」所导致。聆听的态度,有以下几个不同的程度。

第五级:最低的等级,无视对方的存在
可以说实际上没有在听对方说话。对方虽然在说话,但是听的人一点也没有接收到传达的内容,这是一种无法和对方继续沟通的状态。

第四级:假装在听
只是表面上假装在听对方说话,看起来好像在听,但是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无法接收到对方要传达的讯息。由於对方可以感受到听的人心不在焉,只是态度上假装在听,如果这样的谈话继续下去,对方就会感受到不快。

级:选择性的听
虽然在听对方说话,但没有专注在整体的讯息上,只选择自己想听的来听。谈话结束後,就会发生对方说的、和听者听到的两者间有出入。对谈话的内容产生误解,或不记得谈话内容的某些部分。

第二级:洗耳恭听
对方说话时,给予充分的聆听。也就是说,不论对方说什麽,都专注地去听对方说话的内容。对方能够感受到听者认真地在听自己说,听者也能够理解谈话的内容,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在实际的沟通当中,确实的洗耳恭听多半不是那麽容易的事。然而,光是洗耳恭听还不够。

第一级:同理倾听
史蒂芬‧柯维说过,同理倾听就是「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方式来看世界,并努力去理解他。」同理倾听是听出对方话语当中的言外之意。一面推测对方的想法、感觉和意图等,一面聆听,一面向对方确认自己理解到的内容。也就是说,努力去了解藏在话语里面真正的意思。这时对方可以感觉到自己充分地被了解,继而敞开心扉,更多投入在沟通当中。
交谈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是「我用谁的观点在听对方说话?」同理倾听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去听,而是以对方的观点来听。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乃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此外,不把焦点锁定在对方的言谈或使用的单字上,而是努力去了解讯息的涵义,并在倾听时善用自己的观察力。

 

无法同理倾听的原因
有个人结婚了,结婚之前,男人说,女人听;婚後,角色颠倒过来,妻子说,丈夫听;又叁年过後,丈夫与妻子两人都大声说,让邻居来听。
这是犹太人的一则幽默片段。所谓沟通,即传达者和接收者永无止境地交换角色的过程,可是在沟通的时候,因为谁也不想听,尽管发洩自己想说的话,所以没有办法通。听的角色失踪了!想要达成真正的沟通,双方都得忠实地扮演好听的角色。唯有同理心,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紧张感得以纾缓,从而用心来沟通。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同理倾听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理由何在呢?


第一,我们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在想其他事情

对方说话的时候,因为我们在想别的事情、没有专心听,使得倾听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在等什麽时候轮到自己说话,或者在想对方接下来要说什麽,又或者因为一些风马牛不相干的想法,让我们无法好好听对方说话。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关心或思考焦点已经到外地出差去了。就好像在KTV里面,我们迳自顾著翻找要唱的歌,根本没有听见别人正在唱什麽一样。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想其他事情,这是大部分人最常犯的错误。


第二,我们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用自身的标準去判断

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想起自身的经验,并把对方的话投射到该经验上,加以分析或判断,这样就很难有同理心。我们应该要原原本本地接受对方说的话。我们需要承认「对方认知到的现实状况,很有可能和我想的截然不同」的事实。不要用自己的标準去判断对方所说的,而要致力从对方的立场和程度,给予同理的倾听。


第三,身心俱疲,我们便无法专心听

若身心俱疲,我们听人说话的注意力就会下降。谈话当中往往觉得心烦。大部分的争吵,都是在压力之下发生的。吵架时喊著「我的话不是那个意思」,这也是拜注意力下降所赐。留心管理自身的状态,不让自己累积过度的压力,为了达成同理倾听,这是相当重要的。万一我们觉得很疲倦,无法专心听对方说话时,我们可以请求对方的谅解,说:「我现在很累,没有办法专心听,下次再说好吗?」
我们听对方说话时,若无法给予同理倾听,当下就要立刻察觉到,这点很重要。因为若能察觉,就可以改正。一面问自己:「我现在是否扮演好听的角色?」一面用心地专注在对方身上。总而言之,观察自己、并客观看待自己的这份努力,应该要能套用、且活用在聆听的时刻。

商品属性
[作者] 姜一洙
[出版社] 太雅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9863360193
[图书页数] 240
[图书装订] 平装
[图书规格] 14.8cm X 21cm
[所属分类] 心理学,辅导

商品标签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